【图语:校园足球】
从2009年启动以来,场地、师资、经费,始终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三大难点。
然而武汉市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新合村小学,把“快乐足球”作为特色教育,在狭小的场地和缺乏专业师资的情况下坚持49年,先后走出冯志刚、郑斌、雷腾龙等34名“国脚”,成为全国有名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之中又体现出了怎样的智慧?
坐落在一处拥挤的老旧居民区内的新合村小学,三面处于楼房的“包围”之中。校园面积不大,只有6000多平方米,是一所标准的“麻雀学校”。但学生却一点儿也不少,1036名学生八成以上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
学校仅有一块梯形的人工草坪运动场地和一个风雨操场,用校长侯琳的话说,“连跑道都没地儿划”。
可是走进学校,会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穿着球衣、球鞋来上学;课间活动,学生们涌向操场,大多在踢球嬉戏;甚至连课间操,老师和孩子们跳的也是自编的足球操。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无论男生女生,都会踢上几脚。
“为了所有孩子都能感受足球的快乐,学校采取分时段、分场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校本课程落实。”侯琳介绍,“目前学校24个班,班班都有一支足球队,每天有100多名校队成员利用放学时间在操场上练球两小时。
校园场地虽然狭小,但新合村小学却把“小”足球踢成校园“大”文化。
每个班的队旗、队服、口号,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球场上,女孩子也得露面,男孩踢球,女孩就扮演足球宝贝,为男生呐喊助威。老师们还把足球“上”进了语文和数学课里。此外,每年一届的“校园足球节”,每学期的“健康杯”班级足球联赛,孩子们全员参与,享受足球带来的无尽快乐。
“对于不喜欢踢足球的孩子,爱画画的,可以画足球;爱写作文的,可以当足球小记者;爱做手工的,可以创作自己的大力神杯。”负责该校足球教育的教导主任汪建宏说。
“国脚的摇篮”源自1966年新合村小学的第一支少儿足球队——山鹰队,那年,刚参加工作的数学老师杨正试着召集孩子们组队练习足球。几十年间,学校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山鹰足球队”从区级、市级联赛逐级征战到全国赛场,足球教育特色也越擦越亮。
现在,新合村教学配备了两名专职足球教练员2名,并聘请省队退役的家长担任足球队教练,保证校本课程落实。
在学校课后进行的一场班级足球比赛中,虽然队员们都是10来岁的孩子,可是比赛很精彩。场上,踢得有模有样,非常投入;场下,双方的啦啦队员们不停地呐喊、助威。进球了,大家雀跃欢呼,失球了,跺足惋惜,欢乐写在稚嫩的脸上。
在新合村小学,这样的比赛几乎天天都有。孩子们从足球中不仅得到了健康与快乐,也会有很多其他收获。
武汉市政协近期的一次调研显示,相比其他学校,新合村小学的“小胖墩”和“近视眼”学生要少。“这得益于校园足球的普及。”汪建宏告诉记者,学校坚持“以球育德”,增强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以球促学”,促使孩子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球健体”使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载体;形成了以足球项目为特色,学生普遍掌握足球基本技能的“一校一品”和“一生一特长”的校园体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