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国学教育进行时
国学教育进行时
来源: 法治周末  2015-04-09 11:17:00   责任编辑: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校长于志勇一直都非常想开设一门国学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图语:诵读经典】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校长于志勇一直都非常想开设一门国学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而如今,法治周末记者从“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获悉,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开学有望进入学校课堂,开展新课程实验。 高中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使用专业的国学教材,即将成为现实。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国家、各级机关政府、学校都很重视,都希望推行国学文化,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更加重视人格教育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该教材由传统文化总课题组研发。实验教材共有4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高一学习《论语》《孟子》,高二学习《大学·中庸》和《道德经》。课程规划是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按主题归类进行讲解。

  据课题组专家介绍,这4册书并非孤立的高中教材,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高中部分,全套教材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课题组前后有近百位专家参与了编写工作,前后耗时近10年,其中经历了6年的中小学课程实验。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学课是对语文课的补充,但是照今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了解国学深邃的哲学思想、育人功能之后,国学的地位和作用就会越来越高。”

  据张健介绍,课题组专家认为:“现在国家所倡导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这个概念尚未完全弄清楚,认为国学就是背背《弟子规》、读读《论语》。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三部分:国学经典、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

  他说,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培养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完美人格教育,希望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材亦正是按照这个目标去设计课程,而且小学到初中阶段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不设考试有助于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二个阶段是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以研究性学习为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整体的理解,希望学生能充分吸收传统文化里治国、修身的文化精神。

  “我们希望孩子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高中不再像小学和初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判断。教材也是往这方面引导的,这可以说是这套教材的创新之处。”张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他介绍,教材里有中国传统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欣赏、建筑文学、茶文化等,与市面上其他的教材有两点不同:其一是更重视人格教育;其二是所涉及的知识更加丰富。民族、民俗文化在课本里,是按照渗透式教育方式,把相关文化内容融进课本。

  朱自清先生曾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文化育人”的作用显而易见。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专家建议,不能单一地只用背诵的方法去学习,而应尝试研究性学习,或者放手让学生去讲读,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学习方式。经典的作用就是育人,不能简单地拿语文教学法来讲授国学。

  这些只是基于课题研究角度,提出的探讨性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构建,希望能给中小学国学教育以参考。“我们现在收集的各地区研究性教学方法,诵读法就有11种之多。我们也在总结让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像喜欢体育课一样喜欢国学课。如果被纳入高考,我们也希望考试内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论变成思想的转化过程。”张健说。

  据他介绍,此套教材,除了大家熟知的四书内容,还特别注重文化的百家争鸣。比如,老子的“贵柔”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张健认为,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对于人的生活态度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中小学里的“国学热”

  近年来,“国学课”兴盛起来。张健认为,国学课应该算是一门综合学科,既有语文教育的功能,又重视德育、思想涵养、艺术教育和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这应该是一个大的综合学科概念。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北京多家中小学已开展国学课,但是由于没有系统性的课本与教学指导,都是由学校的校本课程所安排(课程分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且多与语文课相结合。

  北京四中就开设了专门的国学选修课,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只有300来人,并且有30多门选修课程,所以也不能保证选择国学课程的学生人数。

  于志勇虽未能在苹果园中学开设专门的国学课,但是,其将国学融入语文课堂上:老师根据课文开设孔孟专题。

  由于老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国学培训,所以将语文课“朗诵并背诵全文”的传统带入其中,多数时间还是让学生以背诵为主。

  苹果园中学老师那依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高中语文课时太少了,没有时间更深层次的学习,但小学、初中不同,是以培养兴趣为主。”

  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小学和龙泉雾小学皆已开设国学教育课,两所学校每周都至少保持一节课时学习国学,并且平日都会安排诵读时间。

  国学是琉璃渠小学重点力推的工作,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是以传统文化教育带动整体教育。

  琉璃渠小学校长刘伟说,不仅有课程,还有诵读。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百家姓》……六年级《论语》。

  “不仅每天保持一定的诵读时间,每年学校都会利用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的契机举行古诗宋词展示会。”刘伟说。

  尽管他认为学习国学不应该以背诵为主,但是对于死记硬背,刘伟说:“诵读、背诵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国学可以借此达到熏陶孩子们成长的目的。”

  琉璃渠小学将国学列入德育课程之内,从方方面面要求学生,相当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与琉璃渠小学顺利开展国学课相比,龙泉雾小学在刚开课的时候,老师、学生、家长都比较抵触,甚至一度被怀疑是不是在“走形式”。但经过了一段教学时间后,大家才慢慢接受。

  龙泉雾小学德育主任刘俊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二年级讲授《弟子规》,五六年级讲论语经典100句,这些都是需要背诵的。

  龙泉雾小学校长付万军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经常与其他学校的老师沟通交流;也经常去高校学习如何更好地将国学带入课堂。

  国学入高考之争

  比起小学里的国学课,国学若纳入高中课,乃至高考考核范围,会是怎样的情况?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对于高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舆论普遍表示赞成,而对于在高考中,将传统文化作为“考点”纳入,却面临很大争议。

  张健说,国学进入高考或已成为一种趋势。北京高考制度改革,将英语由原来的150分减少至100分,其中30分给了语文,但是“语文高考内容多年来已有固定的模式和题型,增加新题型、增加传统文化考核是一个新方向、新尝试。”他说。

  “国学传统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如果高考考试体系里没有国学内容,就会存在被边缘的问题;如果加入高考考核,有可能国学教育会变成应试化教育。”熊丙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反而没有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可能导致这样的教育被大家所厌恶。”

  熊丙奇说,应试化面临的问题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的不是怎么“消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而是“怎样考出更高的分数”。

  熊丙奇曾在博客文章《不是被边缘,就是被应试?》里写道:“把考试的功能‘理想化’了,如果考题能充分展现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早就得到化解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严峻事实是,所有科目的教学都应试化,学文的并没有人文情怀,学理的也不具备科学精神。学生的素养,不是通过增加一门科目就能解决的。”

  “如果应试化局面不改,基础教育的学科改革(增加学科)、教材改革(改编教材)、课程改革(调整课程),都难以起到多大效果,每一次轰轰烈烈的改革,都有可能以增加学生负担、加重考试焦虑而收场。”熊丙奇说。

  他透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种评价方式,是将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作为参考。但在教招考一体的考试录取制度之下,综合素质将很难派上录取的用场—学校只看高考考试科目的成绩,进而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方面内容,传统文化教育也就可能只是走形式。

  “只有打破教招考一体化格局,才能让学校获得自主教学的空间。这就必须推进招考分离,实行大学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熊丙奇指出。

  法治周末记者从北京某高校高一学生李旭(化名)处了解到,他所在的高中现在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但是和语文学科融合在了一起,课上主要讲的是《论语》《道德经》等。

  “说实话,我并不希望开设国学课,以前的基础也只停留在语文课背诵课文上,开设后压力会很大。两年后又面临人生的转折点,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很难再腾出时间去背诵更多的课文。”李旭说。

  传统文化的复兴

  很多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设有国学经典的诵读课。刘俊艳说,由于他们小学开展课程比较早,到学生上初中之后都会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语文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孩子静下心,在心里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对是非观和价值观都有帮助。”她说。

  付万军认为多接触国学,对学生净化心灵和规范言行都有好处,并且有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量。

  他说,对国学的学习可以增加传统文化方面的综合素养,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眼界和胸怀。

  张健表示,国学教育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有极大的帮助,并且能够带给孩子励志、胸怀和谋略。

  “虽然学习国学会减少别的学科的学习时间,但是经过了几堂国学课后,我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好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李旭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张健认为,复兴国学教育,最基础的首先要做好传承,并与时俱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化的复兴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会深刻地影响50年之后的中国。”他说。 
【本文责编:陈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