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国学热涌入南充各中小学校
国学热涌入南充各中小学校
来源: 华西都市报  2015-04-14 10:55: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记者走访了南充各中学和师范学校,它们都开设了相应的国学教育课程。国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所学校、一个机构推动就可以,我们希望每个社区、每所学校都有一个‘传...

 

  【图语:诵读国学经典】

  记者走访了南充各中学和师范学校,它们都开设了相应的国学教育课程。一些学校不仅自编教材,还开展各种形式的相关国学活动,如南充十中除了开展国学课程,还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南充一中自编国学教材,开设国学讲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国学教育,校内“国学热”正在南充各校中如火如荼的兴起。

  南充十中

  学习传统礼仪 培养现代绅士淑女

  南充十中,是目前南充市主城区内唯一拥有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一贯制学校。除了编写国学校本教材让学生学习、诵读,进行国学学习展示表演外,南充十中的国学教育有一个新的主题—“现代绅士淑女”教育。

  据了解,该校的“现代绅士淑女”—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温文尔雅展淑女风采。该校小学部、初中、高中部的学生围绕“课间礼仪”开展“一周一礼”素养课学习。握手礼、鞠躬礼、用餐礼……每周1个,一年至少学会50个礼仪。

  据南充十中校长王洪斌介绍,该校在国学经典和传统礼仪教育上,更重视落实到行动。在南充十中的国学课上,学生也会诵读学习国学经典,但这并不是简单的诵读背诵,而是沉浸到学生生活细节、行为规范中。“中国是礼仪之邦,把国学经典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让学生学会合乎当代社会要求的道德礼仪规范,从具体的行为上来落实国学教育,让国学教育落根。”王洪斌介绍,南充十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国学经典传统的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行为规范的点滴,为学生以后事业成就、人生高度提供助力。

  据其介绍,南充十中旨在培养一代代“现代绅士”和“现代淑女”。而在该校,“现代绅士淑女”有明确的行为标准、日常礼仪、课堂常规等,该校每周都有素养课和礼仪课,通过专业的礼仪视频及课堂示范,每周教会学生一个礼仪。

  南充一中

  “六课”提升实效 构建国学课程体系

  5年前,南充一中的国学教育就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2010年,该校自编国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开设国学教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

  据了解,为使教研课程活动不流于形式,南充一中成立了特色教育办公室。针对学校学生近万人,来自部分城镇,部分是农村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所营造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较差的具体情况,在具体国学教育实践中,南充一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提升国学教育实效。开展了“六课“活动:推门课,不打招呼推门进教室听课;示范课,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献课;评优课,在校内开展国学优质课竞赛;精品课,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优秀课作为精品课公开展示;研究课,要求全体教师参与研究、探索国学教育新模式;开放课,邀请家长一起上国学课。

  据了解,为了构建国学课程体系,提升校本课程实效。2010年9月,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准备,在学校初一和初二年级率先开设了校本课程,将自编3本(《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校本教材教育写进课表。同时,在高中开设了《国学讲坛》专题讲座和文化墙熏陶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习、理解、自省。同时,构建诗化校园生活,多管齐下,加大国学教育力度。

  此外,还有名人说国学、国学汇演等,打造国学教育特色。

  南充高中

  晨读午诵暮省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月28日上午,在阆中市华胥广场的阶梯上,南充高中初2013级的同学们临江而立,集体诵读《弟子规》(谨篇)。

  据指导老师潘顺联介绍,这样的国学经典诵读对南充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常见。“同学们在朗读交流中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美,与国学同行,与圣贤为友,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据了解,2003年以来,南充高中以《弟子规》为国学教材,每周一课时,由语文教师任教。“学生在朗读交流中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据该校初中部学工处主任刘刚介绍,该校国学教育是一个传统延续课程,学校有国学课专用的校本教材,除了课堂学习诵读,还有晨读、午诵、暮省,让学生在学习点滴中领悟国学传统。

  此外,该校国学课程还有结业考试。结业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在规定主题的框架下,分小组自己编写“剧本”,先在班上表演(要求人人参与),再由各班推荐优秀节目参与学校的“国学短剧表演”。

  “国学教育不仅是在课堂内外学习,还有行为规范,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很重要的浸润环节。”刘刚说。

  南充师范学校

  技能培养为载体 传承传统文化

  近年来,南充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校生人数也快速增长。目前,全市现有中职学校41所,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接近10万人,雄踞川东北第一。国学教育,在职业技术学校又是怎样推行?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采访到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师校”)。

  “国学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学习和引导。”据南师校党委书记、校长蔡礼儒介绍,在国学教育上,南师校更关注文化传承。他表示,国学经典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并非工具性的学习。

  “琴、棋、书、画、唱、读、写、讲演……都是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传承过程中,要通过学生学习来发扬,让更多学生来了解国学,了解国学传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得到浸润。”据其介绍,该校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在关注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在琴、棋、书、画、唱、读、写、讲演等技能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底蕴,掌握传统文化技能。

  据了解,2014年5月,该校第二届校园文化节开幕,举行了以“青春流韵,缤纷校园”为主题的国学诵读决赛。12个班级的学生用朗诵,配以音乐、舞蹈、表演等,将《木兰辞》、《少年中国说》、《春江花月夜》、《琵琶行》等国学经典精彩呈现。

  筠子国学文学馆

  让更多学习主体为国学魅力共鸣

  在国学教育的推进过程中,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社会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阵地。

  作为南充知名的国学培训机构,筠子国学文学馆就是南充国学教育中重要的社会教育组成部分。据了解,早在2007年的时候,筠子国学文学馆就拥有1500多名学生。千人齐诵国学经典的场景,十足震撼。

  “相对学校和家庭教育,我们文学馆的学习更深入一些。”据筠子国学文学馆馆长、顺庆区文联主席张筠介绍,多年的国学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她发现很多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和掌握,还属于比较表浅的阅读,“学生语言没有温度、深度”。

  “国学学习,是可以给大家带来生活品质感和生命感。”张筠表示,诗词篇章等国学经典的学习,对每个学习主体的个人文化熏陶都很重要。现在,她所在的筠子国学文学馆拥有5岁至80岁的学生,从大学教授到家庭主妇,大家一起学习《道德经》。每个篇目读完后思考,对比其他读物、对比自己的生活,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心性。让每个人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国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所学校、一个机构推动就可以,我们希望每个社区、每所学校都有一个‘传道者’,大家一起为国学的魅力共鸣。”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