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重庆巴蜀小学毕业生的暑假从野外研学旅行开始
重庆巴蜀小学毕业生的暑假从野外研学旅行开始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8-10 12:44: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对于12岁女儿张心怡的请求,张方胜一开始并不同意: “不就是换着名头出去玩儿嘛。张方胜不禁纳闷,“你们那个研学旅行有什么特殊的,你跟我说说,怎么就这么吸引你? ”。

【图语:从射箭学礼仪】

  “爸爸,学校有个研学旅行,我想参加。”

  对于12岁女儿张心怡的请求,张方胜一开始并不同意:“不就是换着名头出去玩儿嘛。参加那么多次了,哪次不是到景点拍拍照就回来了?而且云南也去过了,再去有什么意思?”但孩子很坚持,反复强调说这次不一样。张方胜不禁纳闷,“你们那个研学旅行有什么特殊的,你跟我说说,怎么就这么吸引你?”

  没过几天,女儿给他拿来了一本厚厚的研学手册。张方胜一看,挺大的一个本子,40多页,每天的活动都细化了,内容挺多也很有意思。张方胜说,“我一看研学手册就明白了,确实是能学到东西。”

  张方胜当即拍板,“女儿,去。”

  不一样的旅行

  从射箭学礼仪,从捡马粪了解能源再利用

  6月22日,张心怡作为巴蜀小学自愿参加的320名小毕业生之一,前往云南丽江,开始了自己的毕业研学之旅。

  “开始,我其实只对射箭感兴趣。”张心怡说起这趟研修兴致勃勃,“但没想到,还能了解那么多知识。比如传统弓是要花几年的时间来制作的,古时候使用弓箭还有不少讲究呢。”

  她所说的射箭活动,确实能代表这次研学旅行的特色。巴蜀小学校方将这次研学旅行称为“丽江生态文明”毕业研学课程。

  “集体旅行只是旅游,研学旅行的本质则是一种课程形式。”巴蜀小学校长马宏说,“生态文明”是这次项目的学习主线,通过营地资源及专家力量协同创新研学课程形式,研学旅行的重点在“研”和“学”上——让孩子们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和创新精神。

  这6天里,与从射箭学礼仪类似,孩子们从捡马粪中了解能源再利用,从植被状况探讨地理与气候的变化。他们还亲手制作了东巴纸,体验了茶道文化,探访了茶马古道……

  在出发前,按研学手册的要求,学生们得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确立一个研究项目,做出完整的研究设计。在6天的既定课程以外,320个孩子组成了20多个课题组,带着“滇渝生态环境比较”“生物多样性下的动物栖息地”“东巴扎染”等课题,在自然的课堂里,通过实践寻找自己的答案。

  “学习是学生自主的一个过程,让他们自己去追寻答案。学校和老师只是起到提供脚手架的作用,这在研学旅行中得以体现。”全程带队的巴蜀小学副校长李杰说,比如,有孩子看到束河古镇的三眼井,好奇地缠着当地阿妈问个究竟。了解了原理后,他们启动了一个“束河古镇生态水循环的利用”的课题,还探讨能否把这种形式带回重庆。

  不简单的准备

  提前三个月筹划,历经三轮备课,“教案”才最终成型

  这并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6月末的研学旅行,巴蜀小学的老师们早在3月份就已经着手准备。

  “我们以前也和一些实践基地合作过,形式都比较简单,只是组织学生参加他们成熟的项目就行了。”巴蜀小学课程部部长张帝说,“但这种项目往往偏重于娱乐,体现不出研学的特点。简单说,就是孩子学不到太多东西。”

  “研学旅行想要有高质量,就得仔细权衡研学和旅行的比例。一是要好玩,但不是轻松愉快就行了,要让学生在体验自然中得到乐趣,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二是研学不走样,就得有精心的课程设计。”张帝说,“为此,我们祭出了法宝——‘三轮备课’。”

  “三轮备课”是哪三轮?张帝介绍,这次研学旅行,在今年3月份确定了“生态文明”的主题和具体合作的实践基地之后,学校和实践基地的老师分头备课,这是第一轮。然后,学校的课程研发团队带着研发的教案到实践基地,双方在现场体验课程并进行研讨,取长补短后形成基本教案,这是第二轮。最后,基本教案交给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代表组成的“班级经营联盟”,吸收建议与意见后,形成最终版本,这是第三轮。

  “实践基地第一次跟我们合作,累得够呛。”张帝说,“但最后的教案效果很不错,跟课程改革也形成较好的互动。”

  除了在课程研发上投入大量师资,巴蜀小学对于活动的安全性,也提前做了考虑。

  “我们严格限定人数,每个班只有10个名额。后来因为报名人太多,名额放宽了些,但随行教师数量还是有保证,13个学生配一个专项负责老师,一般都是他们的班主任。”李杰说。

  “每天他们玩什么学什么,老师们都在微信群里图片直播。”一位家长说,“实时接触他们的行程后,我也就放心了。”

  下一次能更好

  学生更深入地准备研究主题,学校和实践基地更深入地沟通

  7月4日,在重庆渝中区解放碑步行街,小毕业生们的研学旅行迎来了最后的“考试”。

  带着小紧张,这些孩子们把自己研学的成果当众宣讲。张心怡教陌生的市民如何制作东巴扎染,一天里教会了不少徒弟;另一名学生李思节把自己关于太阳能利用的心得,一遍一遍地讲述……在精心制作的展板前做详细的介绍,20多个小组都给自己的研学旅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是对这320个孩子来说,他们学到的不只是知识。“孩子长大了。”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感触。

  张方胜说,“张心怡的眼界变宽广了。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天上鸟少了、河里水浑了,她都想去找找原因。”李思节的妈妈曾在莲说,“去年她一个人去北京比赛,离不开父母,每晚都哭鼻子。这次出去没有父母照顾,还学会照顾别人了。”

  对于巴蜀小学,第一次的研学旅行刚结束,他们已在考虑下一次如何能做到更好。

    “时间线可以铺得更长一些,比如六年级初的时候,就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提前知晓,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做深入的准备。也可以根据他们选择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实践基地。”张帝说,“还要加强学校和实践基地师资的合作、培训和互动。让现场授课的人,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方案。”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