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难倒状元的人生试题
难倒状元的人生试题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9-10 11:03: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这个17岁的江西上饶广丰区高考理科状元瘦了、黑了,也“憔悴了” ,却始终没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可这份由清华大学和江西教育考试院联合命题的录取“试卷” ,难倒了这...

  【图语:王希】

  这个17岁的江西上饶广丰区高考理科状元瘦了、黑了,也“憔悴了”,却始终没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使不上力,不,是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力。”王希闷声道。

  6月23日,他以裸分645分成为江西上饶广丰区高考理科状元,由于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这个农家孩子还额外获得40分加分,总成绩达到685分。

  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个分数恰恰也是清华大学7月16日在其本科招生网公布的在江西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

  分数出炉后,清华大学招生组还给王希的老师发了短信:“王希的分数上清华没问题。”

  “感觉自己半只脚都跨进清华大门了。”王希说,他甚至专门做起了家教,希望“努把力挣够清华第一年的学费”。

  可这双常常行走在泥泞山路的脚还是被挡在了清华园外。两天后的7月18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清华大学理科调档线为686分。

  从天而降的一分之差,砸懵了这个17岁男孩,也令他落榜清华。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在读本科的姐姐王丽珠。这个20岁出头的姑娘挂完弟弟的电话,眼眶就红了。她一把抱住精神不太好的妈妈,眼泪哗哗地往下掉。

  家里的纱窗破了,用来垫床脚的砖头随意地散落,不够结实的木板床咯吱作响,风一吹,雨水就往家里飘,水泥地上全是暗色的水渍。

  这已经是第二个家了。“文革”时被没收祖宅的王家躲进村里的破庙,一住就是30多年,姐弟俩都生在那个“漏雨很厉害”的危房,直到2010年,靠每月200多元低保度日的一家四口才进了新的住所——村里废弃小学的一间教室。

  “生活总归是越来越好了,努力了也一定可以改变。”王希低声道,在全家人看来,这个改变的契机,就是王希考上清华大学。

  王丽珠记得,弟弟王希“从小就没穿过新衣裳”,小时候家里甚至连“供他上幼儿园的钱都拿不出”,但弟弟一直在努力,从来没抱怨过。

  “他知道,他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眼眶泛红的姐姐提高了嗓门。

  在上饶本地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就读的她,清楚地知道“清华”的意义:“读清华,能认识多少厉害的老师、同学和校友啊,弟弟就能走出这里,过好一点儿的生活了。”

  可这份由清华大学和江西教育考试院联合命题的录取“试卷”,难倒了这个状元。

  第二天,坐上开往南昌的汽车,他还是没缓过神儿。

  数学老师蒋志东去江西教育考试院“讨说法”了。王希一个人坐在酒店的床上发呆,一两个小时过去,他甚至没力气挪动身体,“感觉全身冒冷汗”。

  这一点不像那个在考场“永远沉着冷静”的王希。

  在广丰一中的高中同学眼里,个头小小的他喜欢数学,做事情总是有条不紊,“哪怕是几十张卷子,他也可以安排好时间,吃过晚饭照样打球,下晚自习照样看课外书,最后在评讲前做完”。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分数出炉后,“不出所料”,146分。

  包括贫寒的家境,这个戴着黑框眼镜、趿着蓝色拖鞋的男孩儿也认为,“在人的掌握之中,通过努力可以改变”。

  尽管和弟弟仅仅相隔30公里,但王丽珠3年间见到弟弟的次数,却“用两只手都能数过来”。周末她回家,父母总说,“王希在学校学习”。弟弟偶尔回来了,也是转两趟村村通的公交车,再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吃顿晚饭,第二天一早,“又回学校了”。

  “我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弟弟,折磨我们一家人?我弟弟多不容易啊,5岁多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了,读了这么多年书,明明考上了清华为啥不让读啊?” 王丽珠抽泣着说。

  王希也想搞懂这个问题。一切都太突然了。

  原本,这个村里最贫寒的家庭刚刚开始“享受”命运带来的转机。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