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专栏】(文化访谈系列之十一)
蒋 志:李白文化源流的中华因素
——访四川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蒋志教授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蒋志教授接受访谈 (钟永新 摄 2014年2月9日)
【人物简介】蒋志, 1937年3月生于四川江油,195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1984年7月至今在绵阳师范学院工作,教授,曾任政史系主任、绵阳师院教学督导员,担任中国古代史、地方史、旅游学等教学工作和李白研究。现任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大禹学会理事等,先后兼任过国际汉诗协会理事、李白学会理事。
【阅读提示】:
◆ 李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入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文化资源。
◆ 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的核心部分,李白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发掘、整理、研究,特别是要深入论证李白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 敢于向权威传统的观点挑战,提出独创新观点,并为之坚持到底,川籍学者大都在学术上有股倔犟劲。
◆ 读书要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学术研究应该“济世致用”“古为今用”。
治学力求严谨、博闻、独创
钟永新:蒋志教授,您好,您在重庆求学时曾师从蜀中名宿吴宓、杜钢百、邓子琴等教授,请问老辈学者对您致力于史学研究有哪些学术启迪?
蒋 志:1955—1959年我在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历史系求学,当时系里由吴宓教授担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教我们“世界古代史”、“外国文学史”。他是学贯中西的大师,学术十分严谨,讲课旁征博引,记忆力特强,历史事实、人物、时间、地点都记得很清楚,同时善于用简要示意图,表明时、地、事之间的联系,板书一丝不苟,坚持用繁体字书写,讲授提纲也用毛笔竖写繁体字,有外文则用毛笔写印刷体,我们的论文式作业,他用毛笔批改,看到有错别字,一笔也不会放过,批语后面照例要郑重盖上他的私章。他还很喜欢同学向他提问,有问必详答。他严谨的治学作风对我影响很深。
杜钢百教授讲“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他是著名经学大师廖平的嫡传弟子,也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者王右木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又是吴宓做主任时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的研究生。杜老师知识非常渊博,既是经学家,又是史学家,他要求我们“博闻强记”,不仅认真阅读史籍,其中的名篇必须背诵。他还引导我们做学问要扎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决不可辗转抄袭,以讹传讹。他讲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根本不看讲稿,所创造的“连锁记忆法”、“歌诀记忆法”使我也获益匪浅。
邓子琴教授是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走的是文史哲贯通的治学道路。1958年和1959年春,他带领我们部分同学,先后到茂汶羌族和凉山彝族地区考察,使我学到了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他给我们讲“隋唐五代史”,有一次布置自选题目写论文,我写了篇近万字的《唐代的手工业》,自我感觉还很好。邓老师仔细批改后,写了批语,大意是:作为资料汇集还可以,但没有自己的学术观点,严格来说还算不了学术论文。这一批语使我终身受益,懂得学术研究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要有自己的独创见解。
此外,徐永年(徐无闻)先生是中文系老师,给我们讲“中国古代文学史”,他编写的讲义学术水平很高,所选屈原、李白的诗篇,在“文革”最难熬时,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后来我研究李白,也是受徐老师的影响。
川籍学者研究李白的个性与共性
钟永新:您是我国知名的李白研究学者,成果很多,是最早提出“李白生于蜀中”和“李白文化”的学者之一,请介绍一下您主要的学术观点和发端源流,以及在李白研究领域中的“四川学派”主要有哪些学术特色?
蒋 志:我生长于李白故里,五岁时,我家就搬在李白读书的匡山之麓,常听父亲讲李白的故事,知道李白出生于彰明县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他还带我上匡山太白殿拜李白,所以从幼小时我就产生了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我正式开始李白研究是在1980年,当时参加江油李白纪念馆的筹建工作,在撰写陈列室资料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李白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当时流行的观点是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提出的李白“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我认为既然在李白故里建李白纪念馆,就应恢复历史本来面目,馆中关于李白生平的展示就应当写明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于是我查找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本地方志、碑刻,撰写出论文《李白生于四川江油》,先后投稿几个报刊都未登载,直到1982年10月才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五辑。
1982年秋,江油李白纪念馆主体建筑落成,开始预展,并召开李白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李白研究专家参加,我在会上阐述了李白生于江油青莲乡的观点,引起强烈反响。
此后学术界出现了李白出生地问题的争论热潮,共有六种李白出生地的说法。后来我又陆续发表《李白出生地诸说质疑》《李白出生哈密质疑》《从唐代碎叶镇位置看李白出生地》《再谈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等论证李白生于蜀的论文。同时还有裴斐等多位先生撰文论证李白生于蜀。
现在这一观点终于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992年版的中学历史课本已改为“李白彰明(今江油)人”。《中国大百科全书》《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李白》专条中,明确说李白是四川江油人,而不说出生碎叶,原中国李白学会会长薛天纬教授评价说:“对于李白生于蜀中这一说法,蒋志先生的考证用力最勤、学术贡献也最大。”
此外,我提出的独创性观点还有:
(1)在李白家世问题上,提出李白并非岀身于贵族富商,而是普通平民百姓;李白之父并非富商,而是文化修养很高的继承了中华文化的隐士,驳斥了李白之父是胡商,李白是胡人、外国人的观点。
(2)对于李白在蜀中的事迹、诗作、交游,特别是与赵蕤的关系及所受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考证。
(3)把李白放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从地域文化的特定视角探讨李白思想性格与创作特征形成的原因。指出李白从小受巴蜀文化熏陶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后来漫游祖国各地,先后接受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鲁文化的影响。李白父辈从西域而来,他还接受了西域文化的影响。
(4)在研究各种地域文化对李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李白文化概念。
(5)提出李白不仅是伟大诗人,也是位杰出的旅行家。
在现代李白研究的学界中,川籍研究者尤为令人瞩目。
首先是郭沫若先生,他的“李白出生中亚碎叶说”、“李白之父是豪商”等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他在“文革”那“万马齐喑”的年代坚持学术研究,写岀专著《李白与杜甫》,对李白及其诗歌进行总体深入的研究,提出“李白的思想……基本上是儒、释、道三家的混合物。”批驳了李白是西域胡人的错误观点,论证李白曾二入长安,考证了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期及事迹;……他的这些精辟见解,为李白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裴斐先生(成都人,生前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力主李白岀生蜀中说,在1987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李白出生地辨》。《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邀请裴先生写《李白》辞条,他将李白岀生于蜀的观点写进这部权威工具书。上世纪50年代裴先生还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李白出现在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的诗歌是当时各种尖锐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是对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而不是充满了乐观的青春奋发的情感,对大唐盛世的歌颂。1957年裴先生被打成右派,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研究,撰写完成《李白十论》。此外裴先生非常重视李白资料的收集甄别,他与刘善良先生还一起主编完成了《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
安旗先生(成都人,西北大学教授),她几乎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李白研究,所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填补了国内李白编年诗集的空白,她的著述还有《李白年谱》《李白纵横谈》《李太白别传》《李诗咀华》等。
此外,研究李白的川籍学者还有杨栩生、王定璋、吴明贤、丁稚鸿等,他们在李白研究方面都有各自独到的学术见解。
2006年成立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团结吸纳了大批川籍学者。成立8年来,立项课题147项,有300多人参加课题研究,产生科研成果142项,其中有专著16部。这些课题不仅是从文学、史学角度研究,而且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音乐学、旅游学等多方面研究。
现在我觉得,还不能说四川李白研究已形成为一个“学派”,不过川籍学者研究李白是有一些共同特点:
1.带着对乡贤李白的特殊感情,执着精心的进行研究
如郭沫若对李白特别推崇,他明确表示“唐代的几位诗人,我比较喜欢李白,这是我的口味,不能拿别人的嘴巴来代替我的嘴巴”。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也明显表现了他对李白的过分偏爱。
2.坚持服从真理,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不囿于陈说
敢于向权威传统的观点挑战,提出独创的新观点,并为之坚持到底。裴斐先生曾经对我说:“有人说我们‘蜀人好辩’,是的,我们要为真理而辩,绝不随风倒,谁有真理就服从谁,学术权威也不一定都掌握了真理,流行的观点也不一定是真理。为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就要大胆地去争辩,真理愈争愈明嘛!”
裴先生与他老师林庚先生关于李白与盛唐气象的争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又继续争论。他对李白出生地的观点非常自信,多次说:“要想推翻李白生于蜀之说,根本不可能。除非你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魏颢和李阳冰的序是伪作。”可以说川籍学者大都像裴先生那样在学术上有一股倔犟劲。
3.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力求占有笫一手资料
1985年,绵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李白研究室,裴斐先生建议我们从资料收集工作搞起,先编辑《李白研究资料索引》,后来纳入《李白大辞典》。
安旗先生为了收集整理李白故里的资料,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专门在江油住了段时间,进行田野调查。
我与江油李白纪念馆的同仁,经过近6年查阅古籍和田野调查,才得以完成《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我们认为学术研究必须坚持“无征不信,严谨求实”。要确立一个观点就要有充分的史实,用证据来说话,不作主观臆想的抛空之论。
4.重视应用性研究
近年来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除对李白生平及其诗歌研究外,应用研究也占很大比例。如李白文化的现代价值、发展李白文化产业、开发李白文化旅游资源、李白文化走进校园、“5·12”大地震后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重建等。
李白文化为什么能走向世界
钟永新:您既是四川李白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也是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请问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您认为“弘扬李白精神,传播李白文化"的意义所在?
蒋 志:近百年来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物质财富巨大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出现物欲横流、精神空虚、道德水准下降,国际上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使战争、骚乱不断发生。特别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了全人类的生存危机。面临这些问题,西方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在未来要构建全球化的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就要在东方寻求人类生存的智慧。现在人类面临的是世界性潮流的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范围的一体化。全球化要求不同种族、国家、地区必须谋求共生之道,一起创立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现在我国面临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使我国成为文化强国?我认为一方面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而不是“全盘西化”;另一方面要发掘、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振奋民族的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中有我们重要一席。李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入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文化资源。事实上,李白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已超出国界,走向全世界。早在16世纪,李白诗歌就开始传入西方。现在,李白诗歌已经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国诗人的作品在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是李白诗歌。
1999年我在浙江举办的国际李白学术会议上,听到德国著名汉学家、科隆大学教授吕福克说:“李白不仅属于中国的诗人,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的诗人,他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李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来自古老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具体而言,提倡诵读李白诗歌,学习李白精神,弘扬李白文化,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李白从小有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已任,追求“安社稷,济苍生”。为此,他以“铁杵磨针”的精神,博览群书,习文练武。24岁离别故乡时高唱“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怀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以实现“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的宏伟志向。
第二,李白写了许多关心祖国命运,渴望为国效力的诗篇。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东山高卧起来时,欲济苍生应未晚。”“苟天济世心,独善亦何益。”他的忠君爱国之志虽屡经挫折,却是“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安史之乱发生,国难当头,激起他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他认为“此乃猛士奋剑之秋,谋臣运筹之日。”正是为国建功,英雄用武之时。他投入永王幕中,写了《永王东巡歌》等为平定安史之乱、鼓舞士气的诗篇,但是他的满腔报国热情很快被一桶冰水浇灭,救国之志未能实现,反而成为李氏兄弟争夺帝位的牺牲品,被加上“附逆”罪名投入监狱。后被流放,想的是“何日金鸡放赦回”,“何用入宣室,更问洛阳才。”李白被赦后,他那一颗忠君报国之心还在燃烧,“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那时他年届花甲,贫病交加,穷愁潦倒,却还想要去投入李光弼帐下,参军平叛。
第三,李白诗歌中充满人本主义精神。他关心民众疾苦,歌颂普通劳动者的勤劳、质朴、好客等优秀品质,如《宿五松山荀媪家》《秋浦歌》《越女词》《赠汪伦》等,表达了对普通民众深厚的情感。
第四,李白为人刚正不阿,敢于蔑视权贵,同腐败黑暗势力抗争。李白视富贵如浮云,任侠好义,扶危济困,同情和支持弱者,对于祸国殃民的腐败黑暗势力敢于蔑视,并与之抗争,表现出铮铮铁骨。他面对腐败荒淫的权贵,刚正不阿,写了不少的诗歌揭露他们的丑行,痛斥他们是“蟊贼”、“苍蝇”、“魑魅”。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五,李白吸收了儒家和道家文化精华,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李白的理想是“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海晏天空,万方来同。”“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使天人晏安,草木繁殖。”也就是使天下太平,各国、各族的人民和谐共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李白写了不少诗歌,强烈反对破坏这种和谐的非正义战争,如在《战城南》中,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指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在《古风》第三十四中揭露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主张“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也就是罢兵息战,偃武修文,用和平手段解决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六,李白诗歌体现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熟读儒家、道家的经典,接受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小生活在自然景色十分幽美的环境中,一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以全身心去拥抱自然。他“一生好入名山游”,“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在他的诗歌中有大量内容歌颂自然山水,展示了大自然的各种美,或雄伟壮阔、或秀丽幽深、或险峻奇特,读了他的山水诗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李白的山水诗不仅是一般的“情景交融”,而是把自己的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中有我,我中有自然,以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中。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又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山、明月都成了李白的好朋友。这类诗歌还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大雁、山月、山花、山鸟、白云都成了李白喜忧相通之友。
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 (资料图片)
学术研究要“济世致用”“古为今用”
钟永新:您主张学术研究“济世致用”“古为今用”,提倡读书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并多次到川西北民族聚居区艰苦考察,对编写地方史稿做出了巨大努力,请问您的学术田野考察经验主要有哪些?有哪些难忘的往事经历?
蒋 志:我在中学工作时,就注意运用乡土教材充实教学和开展地方史调研。1978年起通过多次调查整理和寻访资料,终于完成《四川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王右木》一书初稿。1984年,我到绵阳师范专科学校工作,科研方向一是李白研究,一是绵阳地方史。我坚持认为读书要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在研究中,我发现李白在蜀中这段的文献资料特别缺乏,于是只要李白走过的地方我都一一实地考察。如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戴天山究竟在何处?学术界有争议,地方志记载不详,为弄清此问题,我6次攀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戴天山考察,终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还徒步穿越走过阴平道上的涪江六峡达60公里,才得出李白代表杰作《蜀道难》酝酿、取材于涪江六峡的结论。关于李白流放是否到了夜郎的问题,我就利用假期专门到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考察以论证解答。
由于开设了地方史课程,但无现成的教材,只能白手起家,除查阅地方史志以外,还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知情人士,往往在取得可靠的一手材料后再写教材。我每年都要到绵阳山区县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考察,了解藏、羌、白马人的历史及民族文化,曾8次到虎牙、6次到王朗,北川几乎每年都要去。通过田野调查,搜集到许多可贵的第一资料,不仅为写《绵阳历史》而采用,还完成了省级课题“绵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田野调查我主要体会到以下几点:
(1)不轻信现存文献资料和结论,要经过实地考察做岀正确结论。如绵阳城区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阳府君阙,以往志书都说仅存“平、汉”二字铭文,我经过多次反复仔细考察,辨认出了“平、汉、杨、府、道”五字,否定了平阳府君阙的墓主是李福,提出了该阙应正名为“绵阳杨氏阙”的新观点。
(2)进行田野调查带有抢救性质。不少历史文化的传承人、历史事件的目击者年事已高,许多访谈对象在采访后不久就去世了,想对他们再次采访已经不可能,如王右木的亲人和学生都已去世;虎牙高山堡的藏族老人戞氐呷,在听他讲藏族的民俗礼仪和演奏唢呐并录音后不久便过世了;青莲镇的肖吉洲、杜国通老人,有一肚皮的李白民间传说故事,还是李白民俗活动的目击者、参与者,在接受采访后不久就先后去世;戴天山上的老道士一位去世,一位云游,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绵阳城区的平阳府君阙,在“5·12”地震中受到损伤,加之风雨及汽车尾气腐蚀,上面的字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因此,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田野调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苦中可以求乐。我去川西北山区考察,一般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处到过海拔4000多米。全靠双脚攀登,有些地方根本无路可走,或披荆斩棘,临时开路;或攀绳而上,缘木附壁;或踩过摇摇欲坠的独木桥;或涉过刚刚溶化的冰水河。晚上则住帐篷、宿岩窝。夏天会遭到暴风骤雨袭击,全身湿透;冬天又会被冰雪霜冻包围,彻夜难眠。
我记得,2006年9月,我已70岁高龄,在平武虎牙考察,连续7天爬山涉水,和我们一道考察的扬州大学某教授,不小心跌入深渊,差点儿被冲下几十米高的瀑布,至今想起来仍然后怕。但是经过艰苦的考察,获得了珍贵的文化资料,欣赏了壮雄秀丽的美景,而且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所得到的快乐是无法言传的。现在我已经77岁了,还经常和年轻人一道岀去考察。
蒋志教授部分著作书影
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的原生体
钟永新:对于学术界的青年学者,应该如何继续开展李白研究?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取得新突破?
蒋 志:当今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据不完全统计,用“百度”以“李白”进行检索就有8000多万条,然而网络传播形态的李白,固然有介绍、欣赏李白诗歌,正面颂扬李白的,但也有部分用戏说、调侃、插科打诨的搞笑方式,歪曲李白形象,消解李白精神,将李白置于被嘲笑、被戏谑的尴尬处境。如《大话李白》《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等。这种低俗的网络文化,抛弃了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品质,可见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青年学者开展李白研究,要继承老一辈学者高尚的学术品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持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无征不信,严谨求实的原则。裴斐先生在《文学原理》中说:“很难想象一个热衷功利的人能成为作家,更不用说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市侩了。这种人即便进入作家之林,若用历史眼光看,其艺术生命决不比火柴头燃烧的时间更长。”我认为:随风倒,赶潮流,不能坚持真理,是学者的大忌;迫于某种压力,说违心的话,是学者的悲哀;岀于某种功利,出卖学术良心,伪造论据,说假话,编胡话,是学者的耻辱。
李白研究可以说已经开展了上千年,有关李白生平、李白诗歌的研讨成果已经不少。是不是用不着再研究了?我认为还可以再研究,李白生平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李白诗歌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解读,尤其是“李白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还可以取得新的研究突破。作为历史人物的李白,他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创作的诗歌,是李白文化的原生体。千百年来,人们在崇敬李白、接受传播李白诗歌的过程中形成了李白文化。按文化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能用视觉和听觉感知到的物质实体,主要指李白遗迹游踪中纪念李白的祠堂、庙宇、雕塑及其传说、戏剧等。
(2)行为文化 民众为表达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每年定期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和庙会。在李白故里四川江油、李白第二故乡湖北安陆、李白终老之地安徽马鞍山,都有祭祀李白民俗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还多次举行国际李白吟诗节、李白文化旅游节和太白灯会,这些属于新时期出现的李白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指李白传奇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精神。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李白受到崇敬的根本原因。李白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发掘、整理、研究,特别是要深入论证李白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访谈手记】初春时节,重返三国蜀道上昔日富乐地,今日绵州城,拜访四川李白研究的代表人物蒋志教授,他已年近八旬,双目依然矍铄闪耀,热忱接待我的光临,于是在雏凤山间,与蒋会长就李白文化的历史研究和时代意义展开漫谈,随后获得蒋老师传来的万言文稿,整理与阅读之间,良多会心和慨然。
注:本文2014年3月18日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