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农村小学】
对于上了岁数的很多中国农村人来说,“村小”是其接受启蒙教育的“天堂”,是其放飞梦想的地方,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放眼整个中华大地,目前“村小”基本都已经并入“中心小学”之类的“大学校”。教育部门究竟该不该如此而为呢?
2015年3月11日《农民日报》有关新闻报道给出的答案或解读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零溪镇副镇长、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建议,应坚持以“村小”为主,建立村级幼儿园、小学,让农村孩子安全读书、安心读书、就近读书。“一些农村学校‘撤小并大’,实际上给农村学生增加了负担。有些孩子本来可以就近读书,但是由于村里的学校并入到中心小学,减少了教育部门的投入,却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大量撤并学校,也会造成中心学校班级学生超员,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安全。”向平华建议,幼儿园和小学不能连片集中,国家财政应该在这方面对村级幼儿园和小学给予资金支持。
诚然,教育部门能摆出一大堆的理由,有的御用专家学者等群体,也会掉书袋。但是,向平华代表所言非虚。
说白了,教育部门大面积地撤并农村学校,实为一种懒政,是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同时,也是人为地加剧农村教育的不平衡发展。
常言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话颇有道理。然而,换个角度来讲,实际上是“教育首先要从大人抓起”。试想:如果大人自己都没有自我教育好,或者被教育好,那么,何来教育娃娃的资格呢?其实,诸如《三字经》之类的经典,早就告诉了我们“教育首先要从大人抓起”的道理。譬如,《三字经》直言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也就是说,教育娃娃的前提是,父母得先把自己教育好了。
可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老是想着去教育其他人,去教育娃娃,而常常忽视自我教育,或者接受他人的教育。
就一定意义来讲,想当然地轻易撤并农村学校,本质上是某些决策者自身缺乏应有的教育。
不可否认,有的村子现在生源较少,但是,随着计生政策的逐步放宽,随着村民的日益觉醒,生源不会再成为问题的。退一万步讲,即使生源问题还存在,那也不该大面积地撤并农村学校。试问:过去中国乡村的很多私塾,能有几人,但照样不是一直在开办吗?难道今人在启蒙——基础教育的问题上,还要不如前人吗?
概而言之,笔者罗竖一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不能丢掉“村小”,而且国家财政地方应该对“村小”和村办幼儿园之类的给予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积极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否则,肯定会得不偿失,而从根本上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