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传统文化复兴】
2015年3月24日,北京晨报网等媒体转自共识网的题为《耿飚之女:近平弟弟人品正,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文章称,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讲道:“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从文化大革命到三十年的改革,这些年,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很多,比如,把诚信弄丢了,不过我坚信一点,这个东西过几代人,我们还能捡回来。但是,另外一个东西,也许是我杞人忧天,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可能不太容易捡回来了。中国人的文化信念,我很担心被破坏得再也不能恢复了。”
作为共和国原副总理、副委员长耿飚的长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范守护者,耿莹的上述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不可否认,近年来,尤其是“中兴领袖”习近平指引全球亿万羲黄子孙昂首阔步地行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挖掘、弘传和践行,可谓硕果累累。
然而,直言不讳地讲,当下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挖掘、弘传和践行的因素还很多。换言之,在习近平、李克强和王岐山等最高层力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尽管中国民间普遍积极响应,可是,一定层面的官方多是消极应对,而媒体也大都是放一枪就走人。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弘传和践行,实际上是事倍功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普遍缺乏政治智慧,包括不屑于关心时局;并且多是守着一亩三分地,而鲜有站位在更大,更高,更远,更深者。是故,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大都走得很艰难,而且影响力和辐射面极其有限。何况,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而跟更大、更高、更远、更深者层面的互动,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很少有人意识到类似的诸多问题。即使有意识到者,也往往误以为自己无力去改变,而依然保持原有的步伐或调子。其实,要想改变常常并不难。比如,即使民间,也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国际互联网,包括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最大限度地唤醒更多沉睡或者自以为是的羲黄子孙,激发更多羲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体而言就是,凡是关乎传统文化的大事,都可以千方百计地让媒体予以报道,并尽可能地加以广而告之。正因为很多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自己不去“推销”,不去“打品牌”,所以,乌七八糟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占领了国人的精神世界。
当然,在这一方面,也有做得比较成功的。譬如,由中国国际老子研究院、英国国际老子学院共同发起的“中华文化万里行”活动团队,在活动伊始就有意地引导媒体聚焦。像2015年3月24日,《南方日报》还以《“中华文化万里行”走进羊城》为题予以报道之。
还有,像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董事长张青娥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借助其不一般的身份,在“全国两会”期间等时段或场合,大谈特谈土家族文化、湘西文化、吴鸿清教授的伏羲班、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昌发军的传统文化教育或梅山文化等,而密切配合媒体予以报道或评论。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特别要提醒的是,旨在挖掘、弘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媒体平台,也得尽一切可能地扩大其平台及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包括千方百计地让大众媒体或强势媒体密切关注之。在这一方面,由实力派学者、资深媒体人张彦(即“了义”)领衔的属于后起之秀的“立身国学教育网”,堪称楷模。
至于一定层面的官方之问题,实际上也亟须加以正确的引导,而其往往相信一些比较强势或主流的媒体之言语。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守护者,完全可以对症下药,而帮助他们真正意识到挖掘、弘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个体、于家庭、于社会、于民族、于国家、于人类的意义是何其重要。
不过就整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复兴任重道远。但是,正像笔者罗竖一在多篇评论文章中所讲,“在习近平的骨子里、潜意识或者意识中,已经认为执政党还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导思想”;而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或者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复兴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