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学期,“熊孩子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由于2015年春节比往年晚了近半个月,各地学校不得不将假期延长到近五十天,成为“史上最长的寒假”。“00后”的学生们在假期的欢乐中,开始“自作主张”地安排起自己的寒假生活,想尽办法让寒假过得更有意义。
学生们制定寒假计划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庆北部新区花朝小学的学生们为了表达对传统文化热爱,从放假第一天开始就纷纷参加为社区居民写春联活动。利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写春联、送祝福,更想利用这“史上最长的寒假”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感悟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而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引起了五年级小学生彤彤的浓厚兴趣, “我很喜欢背成语,因为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着它精彩的典故,尤其是‘三顾茅庐’、‘守株待兔’,更是我喜欢的成语。我要充分利用好寒假的时间学到更多的成语,争取在下学期成语比赛中取得更好的名次。”
琪琪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她告诉记者,她对书法的喜爱来自学校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们书写水平和书写能力,学校每天开设了十五分钟的书法临帖之旅。她说:“老师告诉我们‘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今年的寒假要与以往不同,我更想利用寒假的时间练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春节学生更易感悟国学精髓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有助于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吸收,逐渐提升个人修养和品德。”语文老师赵欣认为,学习国学确实有很大的必要性,越小学习国学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帮助性越大。她认为,春节便是学生学习国学的最好时机,通过过节的情景更容易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国学足不出户
未来网记者获悉,寒假期间,北京市教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的“国学诵读”节目,学生们可以从电视上听取经典篇目示范,再跟随画面诵读,诗句提示和唱卡拉OK时的歌词提示相似,学生学习国学可足不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