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文言启蒙·孝篇】欧阳观悲深风木
【文言启蒙·孝篇】欧阳观悲深风木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07:14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欧阳观,字仲宾,宋时庐陵人也。天性纯孝,居心仁厚。于岁时祭祀先灵之日,礼仪极敬,祭品极丰。

哀矜心切死里求生 冰霜节坚画地教子

   【图语:哀矜心切死里求生 冰霜节坚画地教子】

  【原文】:

  欧阳观,字仲宾,宋时庐陵人也。天性纯孝,居心仁厚。于岁时祭祀先灵之日,礼仪极敬,祭品极丰。然每当奠献时辄叹息流涕,顾妻郑氏而言日:“今日祭品虽佳美,然不如生养菽水之能承欢也!”为泗州司理时,夜间坐灯下披阅案牍,屡阅屡叹。郑氏怪问故。答日:“此死狱也,我欲求其生而苦不得,是以叹。”氏问求生之说,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两无遗憾,况求而有得乎?”言毕,回首见乳母抱公子(即欧阳修)立于后,又复叹日:“某相士断我岁星在戌,必死。此言若验,我不得见儿之成立矣!后当以我言告之。”及修四岁,其父果死。太夫人守冰孽之节,砺松筠之操,家计甚窘,亲授修读,折获画地学书。修颖悟绝人,过目成诵,文章辞赋,独步一时,乡试春官,皆列第一,遂居甲科,登仕版。仁宗尝谓:“如欧阳修,何处再得?”知贡举时,力避诡异之文,士风为之一变。历官两府,后以太师致仕。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语人曰:“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与吾而六矣!”殁谥“文忠”。撰《五代史》传世。修居官时,遵父遗训,慎用死刑,遇杂犯拟死罪者,多予平反。其所作《泷冈阡表》中有“善无不报,迟速有时”。欧阳观可谓有子矣!

  【译文】:

  欧阳观,字仲宾,宋朝庐陵(今江两吉安)人。生性淳朴孝顺,心地仁厚。每年祭祀先人的时候,礼仪非常恭敬,祭品非常丰厚。但是,每当祭奠之时就叹息流涕,对妻子郑氏说:“今天的祭品虽好,但是没有父母在的时候用粗茶淡饭奉养他们高兴!”任泗州司理时,夜里坐在灯下阅读案卷,一边翻阅一边叹息。郑氏感到奇怪,问是为何。欧阳观回答说:“这些都是死刑案件,我想为他们求条生路,却是没有办法,所以感叹。”郑氏问其原因,欧阳观说:“为他们找条活路而找不到,这样的话,不论是对我还是对罪犯就都没有遗憾了,何况还有能够找到生路的呢?”说罢,回头看见乳母抱着幼小的欧阳修站在身后,又感叹道:“一个相士推断我的灾星在戌年,到了这一年必死无疑。这话如果灵验,我就见不到儿子成家立业了!今后要把我的话告诉他。”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果然死了。母亲郑氏坚守节操,不再嫁人。家境贫困,郑氏亲自教育欧阳修读书,折芦荻秆在地上比画,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文章辞赋当时都堪称第一,乡试和会试都是第一名,于是就以一等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宋仁宗曾经说过:“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哪里还能再得到!”欧阳修主持会试,全力摈弃怪异之文,士风因此而得到改变。他做过两任知府,后来以太师的身份退休。欧阳修自号“醉翁”,又自号“六一居士”。他对人说:“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我就成六个一了。”死后封溢号“文忠”。撰写有《五代史》,流传于世。欧阳修做官的时候,遵照父亲的遗言,慎用死刑,遇到各种杂罪而准备判处死刑的案件,大多给予平反。他写的《泷冈阡表》中有这样的话“善无不报,迟速有时”。可以说,欧阳观有一个好儿子啊!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