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姜肱大被,旷世所稀。不言遇掠,盗悔还衣。】
原文:
汉,姜肱,字伯淮,与二弟仲海季江,友爱天至。虽各娶,不忍别寝,作大被同眠。尝偕诣郡,夜遇盗,欲杀之,兄弟争死,贼两释焉,但掠衣资。至郡,见肱无衣,问其故,肱托以他词,终不言。盗闻感悔,诣肱叩谢,还所掠物。
李文耕曰:人伦有五,惟兄弟之日长。父之生子、夫之娶妻,蚤者皆以二十年为率,惟兄弟相聚,自幼至老,多者至七八十年之久。若恩意浃洽,猜忌不生,其乐岂有涯哉。姜氏兄弟,乃真知此味矣。
白话故事:
汉朝时候,有个人叫姜肱,和他的两个弟弟仲海、季江兄弟三人非常友爱和睦。长大后,虽三人都娶了妻子,但一直抵足同眠惯了,所以虽各自娶了妻,但仍旧不愿分开,便做了一张很大很大的被子,三兄弟仍旧在一起睡。一次兄弟们同到府城去做事,夜里半路上遇到了强盗,强盗们要杀死姜肱,其他两兄弟便争着替哥哥去死。强盗们在他们面前都感到了羞愧,便只拿了一些衣物金钱,放了他们。到了府城,别人看到姜肱他们没有衣服穿,都很奇怪,问是什么缘故。而姜肱他们都以别的一些话支开了,不愿供出那帮强盗的姓名。这事不知怎么还是被强盗们听见了,都很感激,同时又有些懊悔。总之,连强盗的心都开始五味杂陈。于是他们又偷偷找到了姜肱他们,叩头拜谢,抢走的衣物也统统都还给了他们。
李文耕说:人伦有五(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只有兄弟之情是永远长久的。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能相处的情分,说到底,也就二三十年到头,而兄弟相处的情分,却是自幼至老,长达七八十年之久。若从无猜忌、相亲相爱,兄弟间的恩情快乐可是恒久无尽的呀!姜氏兄弟,看来是真的知晓此中道理情味的。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