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孝 善事父母者(资料图)】
“传统佳节”是培育亲情、传播亲情的最好机会
陈瑛: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的时候我们传统的佳节是培育亲情、传播亲情最好的机会,大家都团聚在一起叙述一年来对于亲情的感受,体会家庭的温暖。这个时间应该是培育我们孝道,也是展现孝道的一个最好的舞台,所以我觉得我们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肖波:我是这样看的,回家过年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心的事情,过年的这个民俗在我们国家由来以久,说起几千年前我们先民过年是为敬天,从商周时就有祀奉(音)之说,就是祀时已过要祭祀祖先了。中国是农耕古国,人们认为来年的收成主要就取决于上天的喜怒、时序(音)的变化,年是一年时序变化之开始,所以在这个时候把天地诸神祭祀好,来年有个好收成。到了老辈过年是为了祭祖,中国人讲求孝道,家里面的宗族、祖先墓地都在老家,祭祀也和家人和家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过年回家实际上也就是许多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们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以血缘为中心展开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所以家庭、父母被看作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到了今天,虽然许多传统的仪式人们都忘记了,但是过年回家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特有的文化密码却一直保持至今,成为国人的一种集体记忆。今天人们过年又为什么呢?我想团聚家人、慰祭心灵,回家过年家在何方?我们说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那是一个让人心醉让人流泪的地方,高堂二老就是我们心灵的故乡,回家过年是个幸福的人。对这两位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为他做多少都不够。
家对国人而言是唯一的归宿,所以在春节浓缩孝情的我们的节日中,儿女忘不了对父母祖先的孝心敬意,只要父母健在,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在春节来临之前赶回家看望父母。你看昨天是春运潮的第一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怀揣孝顺之心日夜兼程,路上再多的艰难抵挡不了家乡温暖的召唤,回到家乡听着格外亲切的乡音,看着市场入梦的花木,与儿时的伙伴拉拉家常,终于感到这才是我的根。
肖波:对,还能得到慰祭感,成功人士感到光宗耀祖。家还有这样的好处,你一年在外面可能很不开心、伤痕累累,这样回家后得到家人的安慰,过年后抚平伤痛,获得力量再重新出发。所以家就一句话,是我们的心灵港湾,是每个人的动力源、充电站。
商雨佳:我认为回家过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在外面奔波了一年了,然后趁着春节回家与父母团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觉得父母不在乎自己子女在外面作出一番多么大的事业,挣多少钱。父母最重视的是自己的子女是否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老人经常为我们着想,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多为父母着想一些,所以应该多陪陪父母,多回家看看。
艾君:回家过年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感受。年轻人无论你是在外就学、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里那里是你温暖的港湾,只要回到家里你就能够享受一种团聚的快乐,还有我们节日的迹象。所以我的理解无论有没有钱,春节了就要回家看看,回家去寻求你一世的团圆和梦中的吉祥。
“孝文化”的内涵和当代价值
陈瑛:孝过去说的首先是赡养父母,不但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亲的需要,而且在精神上要关心关怀父母,过去还说到祀之以礼什么之类的,那是过去了。现在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们要把孝扩大,中国古代的孝虽然是很讲孝,但是是从孝开始,是由亲祖开始,然后逐步地扩大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大的胸怀,不仅仅局限在小的家庭里,比如要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国家,实际上这是孝的一个必然的扩大,我们现在所主张的孝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最后还是要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人民。
肖波:孝这个字出现得很早,在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里面就有这个孝子,图形是上老小下的结构,孝本来的含义是赡侍父母,“孝”从出现到后来发生发展、内容扩充的几千年当中经历了漫长的变化,现在它的基本内涵我看是不是有这样的几点:
一是尊重生命。
孝经开片说身体发福手指父母不可会上孝之始也。世上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父母养,所以珍惜生命也是人行孝尽孝的开始。天底下最真的是母爱,在5·12来临的时候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自己的宝宝,倒塌的房屋夺走了这位母亲的生命,她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她孩子的生,就在她生命最后一息用最后一点精力在手机上写了这样一个短信,她对孩子说: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记住妈妈是爱你的,这就是人的本性。天地之信人为贵,保全好父母对自己的身体就是珍惜生命,健全的身体是敬仰父母的前提。
二是敬养父母。
敬养父母就是要怀着崇敬之心赡养父母,孔子说“犬马皆能有养,不孝何以别乎”这段话就是说对老人要赡养,并且这个赡养要从内心显示出是自己真心诚意愿意赡养,而不是简单地一碗饭摆到父母的面前而已。所以不敬不畏就是不孝,孝经当中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说的核心就是把父母放在心上,包括父母之言不可不知,以沉静(音)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当中的每一件事情。
三是承志立身。
诚挚就是子承父志,古人主张对父母正确合理的意愿事业应该支持继承,这是很重要的孝行,我们总是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这种志和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先人的遗愿和经验我们来继承。孝经当中强调孝的最高层次就是尊亲融亲,做子女的必须以自己优秀的佳言善行和出色成就使父母倍受荣耀、倍受尊崇。民间有句话叫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就是这个意思。
艾君:我们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但是反过来呢?百孝善为上。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德的问题,我们讲孝也好、讲善也好,都是为了弘扬人的品质,从这里面来讲,我看它的当代价值就是它既要体现怎么去做人,还要做有德之人,有德必有孝、有孝必有德。这种关系在当代我们构建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关系中肯定要发挥着作用,那就是它的根基。所以只有建立了这种和谐的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齐心协力完成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
陈瑛:这个孝我感觉到是一个切入点,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光是要政治、经济,还得要有文化,得有思想灵魂,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从哪里入手呢?可以从各种角度入手,我觉得从孝入手是一个最好的入手处,因为每一个人都要有,而且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做起,跟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联系,从这里就能逐步地养成我们爱道德、尊道德的品质,然后包括社会风尚也会一点一点形成,这是构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实现中国梦,你说从哪儿开始?我们得有力量,得有入手处,孝就是很好的入手处。
商雨佳:我对孝文化的理解非常简单,用我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是其实父母的健康、快乐、平安就是我们作子女最大的福。所以当我看到母亲笑容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我这一辈子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我对孝文化的一个浅意的理解是这样的。
肖波:我觉得孝一个是说我们的银发中国(音)需要孝文化,实际上就是说孝对于解决中国的老龄问题有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中国现在老龄人口超过两亿,占人口的比例达到14%,社会问题也比较多。孝可以在解决老龄问题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养老不但是解决老人一口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使老人的心灵得到慰藉,所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构建养老社会的保障系统,我们固然要大力发展经济,但与此同时,必须弘扬孝道、文化养老,充分发挥孝文化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作用。养老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慰藉的问题,中国养老问题的社会应该充分考虑孝道的导向作用,建立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照顾护理、精神需求多方面的养老保障体系。
少年中国需要孝文化,孝对加强中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很紧迫的问题,孝再好也要传承,如果青少年不接受、不传承一切都等于零,过不了几十年灰飞烟灭什么都没有。教育的教本来就是一个孝一个文,对人进行孝文化的教育就是教育。所以从这点来说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孝文化的教育,这对少年之中国很有好处。
邻里中国需要孝文化,就是说孝对解决当下的一些社会问题很有帮助。这里的邻里中国就是说家庭关系之外的各种社会关系,孝在当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为什么呢?孝主张博爱,就是刚才陈老师也讲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以能,不渎亲其亲,老有所忠、友有所长(音),和谐社会是以和谐邻里为基础的,所以城市病我今天早上从这儿过,报纸上都说如何治疗城市病,城市病要治疗主要用信任和爱这个药方才行。这个爱用孝体这两个字是等价的。
陈瑛:孝实际上从根本上就是恩,要感恩、要知恩,年轻人不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没有心,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人,我们每天能睡好觉能走好每一步是因为解放军包围着我们的边疆,我们警察守护着社会的秩序,我们供电工人、供暖工人日夜操劳,农民工人日夜勤劳才能过上好日子。要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感恩之心也是孝心来孝祖国和人民,如果这样的话就好办了。如果这样的话就知道自己要好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