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明吴孙氏,分析劝夫。过多取少,曲顺翁姑。】
原文:
明,吴子恬继母唐氏,爱己子而虐子恬。子恬不能耐,妻孙氏辄劝阻之。父没,唐私藏千金,析产为三,取膏腴田,留作膳养,分给己子,以荒田与子恬。子恬欲分金,孙又极力劝阻。不十年,弟以赌败业,并膳田卖尽。孙劝夫迎养继母,为弟戒赌,仍与合爨。弟悔而为善。
白话故事:
明朝时候,有个叫吴子恬的人,他的继母唐氏很偏心,对自己亲生的儿子很溺爱,对子恬则常虐待。每每吴子恬忍无可忍之际,子恬妻孙氏便耐心地劝住了丈夫。子恬父亲去世后,唐氏又私自瞒藏下千两银子,然后把全部家产分成了三份,一份留给自己养老,一份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另一份,是一点点薄田荒地,就给了子恬。子恬其实知道唐氏私藏了千两银子,气愤地提出自己也要分一份,妻子孙氏又竭力劝阻了他。没过几年,本来就教养不好的子恬的弟弟,好赌成性,把他自己名下的产业全都输光了。连老母唐氏的产业产田也给他卖光了。唐氏及她溺爱的小儿子,一下子无家无业、衣食无着了。而此时,子恬夫妇却靠辛勤劳动持家有方,而变得衣食丰足。子恬妻孙氏这时却又一次地劝夫,说应该把无衣无食穷困潦倒的继母和弟弟接回家来供养,并为弟弟戒了赌。那继母和做弟弟的,终于悔过而重新做人了。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