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孝经》详解:广扬名章
《孝经》详解:广扬名章第十四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2-29 09:57: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修三德于内”,这是帮助一个人成就圣贤的根基,将来真的成圣成贤,名自传于后代”,他的名声、美名是传于万世,永垂青史,这都是对于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耀,我们说光耀门楣...

 

  【图语:《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这一段经文不长,是继“广要道章”和“广至德章”之后讲这个“广扬名章”。这个广就是详细的来讲述,广述的意思。因为要道、至德、扬名这些概念,在第一章“开宗明义章”已经提到,扬名在第一章里有说到,能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讲到孝道的终极,最高的孝道那就是能够立身行道,能够成圣成贤,而能够扬名于后世。这里讲的扬名在后世,不用在现前,因为你在行孝道,为后世子孙做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后世子孙都世世代代记著你的美名,记著你的美名也就记著你的父母,这就显耀父母,这个是孝的终极。在此地特别把扬名提出来立为一章,我们来看本段的经文。“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子曰”是孔子说的,整部《孝经》从头到尾都是孔子的教诲,孔子说,君子对于父母能够尽孝,就可以移孝作忠,对于自己的君上、领导自然能够尽忠。唐玄宗注解,他引用本经的经文,在“士章第五”里面有一句,是“以孝事君则忠”,这句话就解释了这里的经文。所以要能够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领导他要有孝德,孝德在家里培养起来,而能够在社会得到发挥,那就是尽忠,所以《孝经》讲究的是移孝作忠。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这是讲到对于兄长要行悌道,能够对兄长行悌道的,能够恭顺的,他自然对于年长的人,或者是比自己地位高的、名望高的、辈分高的这些人,都能够恭顺,这就是“士章”里面说的,“以敬事长则顺”。所以悌道就是恭敬、恭顺,能够以这个恭敬之心对待自己的长上,自然身体、行为就表现出顺从,这是悌道。实际上孝和悌是分不开的,因为内心里有孝道,所以自然对所有的比自己年长的人,都能够有一种恭顺的行为。所以孝和悌实际上是一不是二,乃至于八德里头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或者是五伦十义里面讲的,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友弟恭,这是五伦里面有十种义务,都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为什么?因为这些德目实际上都出自于一颗本善之心,用浅显的话来讲,都出自于一颗爱心。这个爱心表现在父子之间的关系上就是父慈子孝,自然而然,那是人本有的性德,不是后天故意学来的,而是人本有的品德,用在兄弟之间自然就是悌道,用在君臣之间自然就是君仁臣忠。所以统统都是同一个爱心在起作用,在不同的关系上就有不同的德目。所以能够把一种德目做到圆满,其他的德目也统统做得圆满,所以才有孔子这里讲的能够移孝作忠。

  有了孝心他必定有忠心,为什么?因为孝心是本善作用,它是本性本善的自然流露。能够恢复本性本善,当然对于国家、对于领导自然就表现出忠诚,对于长上自然就能表现出恭顺,也包括下面的“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这是讲到在家里能够整理得井井有条,人的生活很有秩序,有条不紊,把这种品德修养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不紊的。所以《弟子规》上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都是培养我们在家里这种整齐干净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养成了它就是本善,本来人就是应该这样的,这是应该我们人人都具有的品德。养成习惯,等到他步入社会做了官,他就也自然可以治理他所管辖的范围,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治理家,使到家居环境做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对于典籍也能够摆放得整齐,一点都不杂乱,那么他对于在政治上的、在官场里的这些工作,自然也就有条不紊。

  唐玄宗注解当中说到,“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君子他所住的地方,因为打理得很整洁,就能够齐家,齐是整齐,整个家里的人也都学著这位君子生活得井井有条,很有次序、很有条理,整个家庭也都被感化。所以他有这样的德行,在政治上他也处理很多事情都有条不紊,因此也能够感化百姓。所以经文讲,“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这个“行”尤其是指刚才上面讲的孝、悌和理这三种德行,这三种德行都是在家里面就养成,从小就养成,养成的这种品德、这种习惯,对将来步入社会,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会起到大作用。所以他也就能够有很好的成就,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拥戴,就能够扬名,父母也因此而得到荣耀,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是“名立于后世”,像他的这种品德、这种为人,为后世子孙做出最好的榜样。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是不会图名图利,他不会为名闻利养所动,把富贵名利看成是浮云一样,不会去稀罕它。为什么《孝经》这里特别要讲到“广扬名”?是不是君子要这个名?不是的。扬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后世子孙做个好榜样,因为教化的效果要使得最大化必须有榜样才行,没有榜样光讲个理,讲你要孝、你要悌,你居家要齐整,这些道理谁都会说,如果没有好的榜样,大家学习起来总是会隔了一层,效果没那么好。所以扬名后世那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后世人做个好样子,给后世人效法,不是自己要图这个名利。就好像孔老夫子,他在世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他过世以后那么有名,实际上他的扬名也主要是靠汉朝汉武帝独尊儒家,把儒家的教诲做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因此而扬名。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能够行孝道、行悌道,能够居家理,这样他的品德为后世人做个很好榜样,所谓是万世师表,乃至二千五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跟著孔老夫子学习,这就是尽大孝,扬名显亲。所以唐玄宗这里注解说到,“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三德就是“事亲孝,忠可移于君”,这是一个,第二“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这是第二个,“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这是第三个。三德在哪里修?就在自己家内,因此家庭的教育就非常重要。

  中国文化能够这样的繁荣,在历史上这样的辉煌,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维持大一统,也是靠的文化,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德行的教育,德行教育最重要是在家庭内部来完成。所以西方不少学者他们在探讨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五千年还能够长盛不衰,可能就是因为家庭教育。他们的结论确实没错。家庭教育教什么?就是教这里讲的三样,三德,教孝、教悌、教理,理就是整齐。家里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好是从胎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教育的开始,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已经有影响。所以父母要为儿女做个好榜样,做什么榜样?孝、悌、理,做这些好榜样。孩子出生以后,父母要保护著孩子纯善的心,不让他接触任何的污染,让他的品德得以稳固,而且父母处处都做榜样,教给孩子如何行孝、如何行悌、如何整理家务,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是恭谨。所以这些都是落实在《弟子规》里面。你看《弟子规》它就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弟子规》第一章就是讲“入则孝”,第二章就讲“出则弟”,第三章讲到“谨”,你看头三章就是《孝经》里头讲的,教孝、教悌、教理。而且《弟子规》讲得非常的具体,如何来教孝?教导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叫到你,你马上要答应,马上要过来,对父母询问有没有什么要帮助、要做的。“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代的任务要马上去落实、去完成。“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的教诲我们要认真恭敬的来聆听,不可以顶嘴,不可以心不在焉。“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要责备我们、责罚我们,我们都要顺受,要改过,你看这就是要教导孩子如何行孝。

  真正把这些孝行落实,孩子孝心就养成,等他长大以后他就能够忠可移于君,他对国家、对人民自然就忠诚,国家、人民呼唤他,他也是应勿缓,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他也就行勿懒。就像我们看到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以后,当天就赶赴到地震灾区现场参加救援工作,因为他亲自的督导,救援工作才能比较的顺利,看得出来国家领导人那种对人民的爱。这是什么?忠心,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心是怎么培养起来的?是孝心培养起来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能够做到这个,他自然就能做到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也就应勿缓,他能够几个小时之内赶赴现场,要完成这个任务他也能够行勿懒。所以这里就是看到,事亲孝才能够忠可移于君,如果在家里没有孝心,不能够孝敬父母的,他也不可能对国家、对人民尽忠。孔子就在《孝经》里面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对父母能够尽孝、能够爱敬,他才能够对祖国尽忠,能够爱敬人民;如果他对父母不能够尽到爱敬之道,他在官场上面任职,虽然你看他表现得好像挺尽忠职守的,实际上他那个心不一定是忠心。他努力工作的目的未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什么?为了自己升官、涨工资,为了自己的仕途。因为他对家里的父母就没有爱敬之心,他的心就不真诚,怎么可能够在官场上对国家、对领导忠诚?所以要培养忠臣必须要培养孝子,这个使命是在家庭里面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做为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因此社会的媒体的导向这就很重要,应该大力的宣扬伦理道德,营造一个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培养出孝子,培养起能够尽孝、尽悌,能够居家理,这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

  悌道怎么样培养?也是《弟子规》上讲得很清楚,譬如说“出则弟”里面讲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长幼有序。有这种悌的心,他就能够尊重长辈,尊重比自己年高、位高的人,他能尊重领导。又譬如说,“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为长辈服务。虽然这个事情是很小,但是培养起他那种为长辈服务的心,譬如说一个孩子要帮他培养起为长辈服务的心,随时随地都要去提醒他,譬如说走路,走到门口要提醒孩子,长辈快进门了,要先帮长辈去开门,长辈进了门,然后他顺手要把门关上,孩子要做这个服务。他养成这服务的心,他以后对于自己的长上、领导他也就能够服务,他不会做一点事情就跟自己的长辈讲条件、要报酬,这些都是恭顺的培养。所以《孝经》确实是它讲的理很多,要落实必须要用《弟子规》,所以《弟子规》是《孝经》的落实,没有《弟子规》,不能做到《弟子规》,《孝经》也就做不到。又譬如说居家理,能够在家里整理好内务,对自己也能够整理的很干净,他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是井然有序的,他的思惟也就是井然有序的,所以他办大事他也能够办得井然有序。从哪里学起?就是从《弟子规》上讲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学起。他的帽子戴正了,衣服穿正了,纽扣结好了,袜子、鞋都能穿得整整齐齐,他就有一颗整齐的心,所以他办事也能够井然有序。他能够对自己的冠服放置的有定位,他不会丢三落四,这是养成他周密的思惟,这个周密的思惟养成以后,他以后做大事也是有那种谨慎。像诸葛亮带兵一生没有出什么破绽,这就是一生唯恭谨,恭敬、谨慎,这都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所以他治可移于官,他做官哪怕做到总理、做到国家主席,他处理公务也是井井有条,不会乱。如果自己都整理不好,自己都乱糟糟一团,他怎么能够治理一个国家?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古人教教育从小教,教这种德行。“修三德于内”,这是帮助一个人成就圣贤的根基,将来真的成圣成贤,“名自传于后代”,他的名声、美名是传于万世,永垂青史,这都是对于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耀,我们说光耀门楣,为自己祖先增光,后世的人世世代代都不忘这一家,因为这一家出了圣贤人。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