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孝经》(序三)
《孝经》(序三)
来源: 网络    2024-09-30 11:02:26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所谓行孝,天子章”,讲天子之孝,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这五种人行孝,它都在“开宗明义章”中显现出来,所以称为开宗明义。

 

  【图语:孝道】

  所谓行孝,“天子章”,讲天子之孝,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这五种人行孝,它都在“开宗明义章”中显现出来,所以称为开宗明义。在这里邢昺的注解里头有讲到,提了一下整部经的层次、结构和大意。“开宗明义章”之后就是“天子章第二”,疏文里面讲到,“言天子、庶人虽列贵贱,而立身行道,无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陈天子,等差其贵贱以至庶人”。这就是说明“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人章”、“庶人章”,它是列一个次第,虽然有次第,可是在行孝方面,立身行道方面没有限制高卑,尊卑,地位不同,统统需要行孝。所以五孝,五章分别列出五种阶级的人如何行孝。从这五种当中就能够推演,实际上是社会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需要行孝,不分贵贱贫富的。下文说“次及‘三才’、‘孝治’、‘圣治’三章,并叙德教之所由生也”,“三才章”是第七章,“孝治章”和“圣治章”是第八、第九章,这三章是讲德教之所由生,就是圣贤的德教从哪里出生的?从孝出生。

  底下第十章“纪孝行章”是叙述“孝子事亲为先”,这是如何事亲的,这是讲的行孝的第一个层次事亲,再有事君和立身。“与五刑相因”,“五刑章”跟它相搭配。这是讲到“夫孝始于事亲也”,这是第一个层次。所以这两章是讲到第一层。底下“‘广要道章’、‘广扬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扬名于后世也”,这两章是专门注解“开宗明义章第一”里头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这是“广要道章”。还有“广至德章”,也是属于注解“至德要道”的。“广扬名章”是讲到扬名于后世,立身,如何立身的。下文说“扬名之上,因谏争之臣,从谏之君,必有应感”,讲完“广扬名章”就讲“谏争章”,“谏争章”这是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都有一个道理,如果不符合道理,是可以进行劝谏,这是“谏争章”。必有应感,这是“感应章”,感应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最后乃至天、地、人之间,都有感应的。“三章相次,不离于扬名”,所以讲到“广要道章”、“广治德章”和“谏争章”,三章合在一起,实际上都是教我们如何行大孝,立身扬名的,还有“感应章”,这统统都是为了说明立身之道的道理。“事君章”,这是讲的“中于事君也”,这就是说明孝的第二个层次。

  讲完如何事亲、如何立身和如何事君以后,最后末后是“丧亲章,继于诸章之末,言孝子事亲之道纪也”,这个纪就是到了极限。因为儒家讲人道只讲从生到死,它没有讲到生之前,也没有讲到死之后。所以它这里讲到“孝子之事亲终矣”,终就是终了,到了极限,这是父母去世以后,我们能够继续的祭祀,这已经是尽孝。

 

【本文责编: 郝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