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 > 孝敬父母当如善待自己
孝敬父母当如善待自己
来源: 中国法院网    2024-09-30 11:02:25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2014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以《母亲的呼救》为题报道了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一个海拔大约1500米高的山村有关赡养老人的悲愤故事。

 

  【图语:孝敬父母当如善待自己】

  2014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以《母亲的呼救》为题报道了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一个海拔大约1500米高的山村有关赡养老人的悲愤故事。四个儿子为赡养85岁高龄的母亲达成了每人轮养一个月的协议,2014年1月1日,因约定赡养母亲的交接出了“问题”,老人在白天温度为1.9摄氏度左右的户外挨冻受饿流浪露宿了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1月2日,老人死在了自己两个儿子家门口马路上的石椅上。这是一个人间悲剧,看完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它的的确确又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不愿意去声讨那几个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寒夜中发出的生命呼救能无动于衷,在亲生母亲死后都推诿善后,还自以为是甚至理直气壮,也已经为人父母的几个中(老)年人。我只想借这个悲情故事以及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谈谈有关赡养老人中可能遇到的几个一般性问题。

  先说说文章的标题。我把自己在这篇文章中要说的内容统摄在“孝敬父母当如善待自己”这个题目下。有关这个标题的选择也是几经思考后定下来的。本来我想取一个“像抚育孩子一样孝敬父母”的题目,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一个现象,即人们一般对自己的孩子比对自己的父母更好、更用心。但是想了想,我放弃了。因为虽说“虎毒不食子”是一般性道理,但是出卖虐待自己的孩子者也不少见。对待自己的孩子有人都可能心狠甚至手辣,这让我不得不重新掂量他们可能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让我想到了“像对待自己一样孝敬父母”这个题目,因为人都是理性的,一般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会尽量想办法让自己过得舒心幸福。但是细想也不对,因为生活中也有人自伤、自残甚至自杀,如果以这种态度待父母那肯定是不应该的。想了想,我觉得应该在对待自己这方面要加上一个限定,那就是必须得善待自己,以善待自己的态度去孝敬父母,如此才是一个人为人、一个大写的人应该有的基本品性。于是我将本文的题目改成了“孝敬父母当如善待自己”。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亦如此,更何况于人。孝敬父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在法律的层面成为每一个为人子女者必须应尽的法律义务。节目中四个儿子以每人照顾一个月的方式来赡养老人,这虽然因为没有触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上可能不被禁止,但是为人子女决不能以赡养方式为借口而为规避自己的赡养义务去寻求一种“心安理得”,因为赡养父母这种集人伦道德与法律义务于一体的责任是不能被想当然随意解除的。令人遗憾的是,老人的四个儿子在老人因为他们的不作为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且还将因此受到法律以“遗弃罪”予以严惩时,几乎都还有一个同样的困惑——“反正我做到我最大的努力,我该养的我就养了,该怎么做的我也做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把赡养父母仅仅当做自己的一个义务而在兄弟间斤斤计较,把亲生母亲当成一个累赘和包袱,因此全然不顾母子血溶于水的人伦亲情,哪怕明明知道亲生母亲会因此失去生命。人性如此,怎不让人怒目圆睁,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然而,人性的光芒不会因为在几个人中的泯灭而失去她应有的温度和光亮。在节目中我们看到,老人死在自己两个亲生儿子家门口的人间悲剧发生后,当地的村民给公安局和法院写了一封联名信。信中这样写道:“就算是一个流落街头讨饭的乞丐,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有义务去招呼他,何况是你们的母亲;就算是你家中喂养的动物,一夜嘶声费力地狂叫,也应该开门去看一眼,何况那是一个人。你们的良知何在?”村民们异口同声,希望不孝子得到严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受到了自己周围人的一致声讨,这应该不能不算是一种有力的惩罚。虽然老人的四个儿子最后都被以“遗弃罪”受到了刑罚,但是他们更应该受到自己良心的处罚,可惜到节目的最后似乎都没有感受到他们的良知醒悟。虽然我们不主张他们的子女以后像他们对待自己的奶奶那样去对待他们,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对被他们亲手残忍打碎了的天然存在他们与父母之间本应血溶于水的人伦亲情与传统孝道,将如何在他们与自己子女之间得到修复和延续,保持一个好奇心,甚至是一个怀疑态度。

  人活着不仅需要自己的安逸舒适与物质享受,更需要被他人认可和接纳,进而有一种真正的心安理得与精神安顿。我们有理由怀疑一个都不能善待自己父母的人会去善待他人。我们也不相信,一个不能善待自己父母的人,或者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父母痛苦甚至生命代价上的人,就这样算是善待了自己。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