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老人回到海门后,季一山仍会抽空问候】
16年前,他从上海的街头接回一个失忆老人。仅是一面之缘、一个电话,他却无偿赡养了老人16年。无论艰难与否,他始终对老人不离不弃,建立起如同父子的深情。2014年7月,当老人记忆复苏后,他又帮助老人找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让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完整、团圆。季一山,一名长年在上海打工的普通油漆工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2014年10月,季一山荣登“中国好人榜”。
这是一个孝老爱亲和助人为乐多重道德融合的感人故事。季一山与失忆老人施桂生非亲非故,仅凭一面之缘,就毫不犹豫地收留这位失忆老人,并担负起了长达16年的无偿照顾责任,无怨无悔,我觉得,用“照顾”这个词有点不贴切,用“赡养”和季一山拣个“爹”来表述,或许更形象更符合故事情节。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我读出了特殊的“孝道”,特殊就特殊在不是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尽孝,而是对拣来的“爹”尽孝。
有人诧异,认为现在街上遇到老人跌倒都不敢扶,可季一山拣个失忆的“爹”,自己打工收入微薄,还要养家糊口,得增添多少负担与累赘?这是不是犯傻?季一山拣个失忆的“爹”被亲人领回后,老人家人一心要以补偿答谢,按理说,季一山16年照料也花费不少,而且打工收入微薄,接受一点补偿天经地义,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季一山却严词拒绝。在季一山身上,我看到了无私的特殊“孝道”和爱心善举,这实在是难能可贵,足以称得上是道德楷模、人生标杆。
我说季一山身上体现了“孝道”和爱心善举,一点都不夸张。即便是亲生父子在一起,又能相处啥样?季一山对施桂生老人,不是亲爹,胜似亲爹。老人不太爱说话,每天的晚饭时间是两人一天中仅有的交流时间,季一山总是给老人讲笑话,逗老人说话。我觉得,这就是最实在的“孝”,季一山想的是让老人跟自己在一起生活快活。季一山这种特殊的“孝道”,老人有所感知。一次季一山问老人,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你该怎么办。老人说,他到马路上去找警察,让他们帮他去找,“如果警察问我季一山是谁,我就说是我的儿子。”季一山听到这句话,眼泪夺眶而出。这眼泪是老人的话触碰到季一山内心最软处的反应,是情感的真实流露,读来让感觉暖暖的。
当问起为什么尽心尽力守着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时,季一山这样解释:“当时收留老人的时候,我还真的没有多想,也没想到老人会住我这里这么久。后来时间长了,感觉已经像一家人一样了,更不能不管了”。这段话很朴实,透出的是一种朴素的善爱,在季一山身上,善成了一种习惯。由此我感到,如果说,对自己父母祖辈尽孝是天经地义的小孝,那么,季一山对非亲非故的失忆老人“尽孝”则是一种“大孝”。所谓“大孝”就是用善爱去承担一种责任,对老人、对社会都是一种奉献。
季一山的孝心与善爱,有着良好的家风熏染。季一山的父母都已80多岁,是周边乡邻眼里的“大好人”:父亲会些瓦工活,村里的路、桥有损坏时,他总会主动去修修补补;母亲操持家务,他家的院子几乎从不关门,四邻八里路过歇歇脚,不赶巧吃个饭,都是常有的事。季一山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的善言善行,认为力所能及地帮别人一把,是很自然的事。他的大哥比他年长20岁,从他儿时起,大哥就经常对他讲,要善待老人,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季一山拣个“爹”无偿赡养16年,毫无怨言,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良好的家风熏染的结果。季一山荣登“中国好人榜”,名至实归,我们因为他的故事记住了季一山的名字,要以他为榜样,在日常中多一份孝心与善爱,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