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论“孝”观念之起源2
论“孝”观念之起源2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3-26 11:52:00   责任编辑: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所以,第二点中所指出的盲目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孝的行为活动,并不属于“孝”观念的范畴,而只能构成“孝”观念之起源的组成部分。

 

  【图语:孝道故事】

  “孝”观念之界定

  从“孝”的涵义来看,其都限于“事人”方面,而“事人”又包括“事(人之)生”与“事(人之)死”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

  第一,“孝”观念应当界定在“事人”方面。“孝”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践行的生活行为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伦理制度,因此,将“孝”观念界定在“事人”方面,不仅可以使其具有社会生活层面上的实践操作性,同时也使其具有了理念制度层面的理论规约性,即在实践层面上人们可以践履“孝”的行为活动,在理论层面上则可以规范孝行伦理,进而在实践与理论的双层面上保证了“孝”观念的完整性。

  第二,“孝”观念被界定在“事人”方面,但是“孝”观念的起源却并不是一开始就限于“事人”方面,而是起源于“事鬼神”。当然,这并非说“事鬼神”就是“孝”,而是说“事鬼神”是“孝”观念的最早起源。当“孝”观念发展至“事人”时,“孝”观念才真正形成。需要指出的是,“事鬼神”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事鬼神”是指从丧葬方面对于鬼神的敬事,主要是指一些祭祀活动。广义的“事鬼神”除了包含狭义的“事鬼神”涵义之外,还包括由于古人们对于血缘关系的崇拜而践行的一些“孝的行为”,这是因为其并非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神秘性基础上的一种自发的活动。概而言之,人们从丧葬方面对于鬼神的敬事以及未有明确“孝”观念前的社会生活中的“孝的行为”,都是广义的“事鬼神”行为。

  第三,“孝”观念之界定还应当注意到“孝”是何时以“观念”的形式出现的。“孝”观念是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的,因此其必须要上升到理念层面才符合它的涵义。所以,第二点中所指出的盲目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孝的行为活动,并不属于“孝”观念的范畴,而只能构成“孝”观念之起源的组成部分。 
【本文责编:陈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