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平凉好人于波:孝老爱亲好儿郎
平凉好人于波:孝老爱亲好儿郎
来源: 平凉文明办  2015-05-19 17:26: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于波,男,汉族,现年35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灵台县中台镇人, 1998年11月参加工作。

 

  

【图语:百善孝为先】

  于波,男,汉族,现年35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灵台县中台镇人,1998年11月参加工作。工作十几年来,他求真务实、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连续多年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多次被省、市、县、镇授予“优秀计生专干”、“十佳信息统计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十几年来,他以刚毅的性格、柔弱的肩膀竭力奉养久病的父亲,承受着生命之重、生活之苦,以拳拳的孝心、宽厚的善心、坚毅的恒心,生动的诠释了尊老爱亲的内涵。在单位里他是个好干部,在家里,孝养父母和邻里和睦相处,十几年如一日,深受领导、同事和社会的好评。

  苦累相伴终不退

  他的家庭情况特殊,全家3口人,靠母亲一人支撑着,种着几亩山地,照顾着久病的父亲,艰难的度日。四年的中专生活,使这个原本不太富裕的农村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贫如洗。1999年2月的一天,正在原北沟乡下村开展工作的他接到了邻居家打来的电话,说父亲不能说话了、手脚也动弹不了了,情况万分危急,叫他马上赶往医院。20岁刚出头的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带着悲痛和焦急的复杂心情,火速赶到了医院,此时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已经不能说话,浑浊的泪水布满了眼眶,他强忍内心的纠结和痛苦,配合大夫为父亲做了相关检查,诊断为中度脑出血,出血量高达17毫升,好在送的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在医院的20多天时间里,他寸步不离父亲,悉心照料,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是裤子这边尿湿尿那边,饭菜吃了吐、吐了吃,为了不让父亲饱受生活之苦,得到最大的精神慰藉。饭菜经常是他尝了再喂父亲,衣服往往是一天换洗几次,经过他的精心照顾和医院的积极治疗,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他宁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买好吃的,好用的给父母。出院后,他买了握力器等体育器材,每天叮咛父亲锻炼身体,以便及时康复。随后,他办理了自己的婚姻大事,了却了父母的心愿。

  由于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母亲患高血压身体也不太好,为了照顾好二老,弥补父母亲情上的缺失,24岁的他放弃了计生办主统计重要的工作岗位,要求调到原吊街乡政府工作,2003年5月组织满足了他的愿望。离家相对近了,每逢放假,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到家中,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照顾父亲的衣食起居,帮助父亲做一些康复训练。

  2006年7月23日,是他至今内心纠结、无法忘却的一天。当天正在工作时,邻居跑来告知他母亲重度昏迷,不省人事,当他迅速处理完手里的工作,叫上中医院救护车和医务人员赶到家中时,母亲已经曈孔散大、失去了知觉,没有生命体征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家庭重创,此时的他心如刀绞,他和父亲相拥放声大哭,家庭唯一的顶梁柱倒了。

  孝爱相随人间美

  办完母亲的丧事后,他带上病情愈加严重的父亲来到了他的工作地---独店镇,他下定决心,就是再苦再累,也不再让悲剧重演,在长达6年多身处异乡的漂泊生活中,他毫不厌烦的照顾着父亲,每次走进他们租住的房子,映入眼帘的就是摆放整整齐齐的日用品,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桌子上放着一些必备药品、血压计、听诊器等,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一有时间,他就和父亲拉家常,谈琐事,以排遣父亲失伴后的寂寞。2010年8月,父亲思乡心切,为了父亲,他再次放弃了多年后备干部的殊荣和乡镇机构改革升迁的难得机遇,在组织的推荐下,于2011年1月调入县人口局工作。在这几年里,无论工作有多繁忙、身体有多劳累,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黑、天亮,他都按时给父亲送饭,倒便盆,洗衣服,悉心照顾父亲的日常起居。看见父亲笑容减少时,他就说说心里话给父亲开开心;看见父亲头发长了时,他就给父亲理理发;看见父亲衣服脏了时,他就给父亲洗得干干净净;看见父亲思家心切了时,他就租车陪父亲一起去家乡看看,每到节假日他都会用车推着父亲出去走走、散散心,晒晒太阳,变着样儿做一些父亲喜欢的饭菜。在这期间,他学会了量血压,扎针输液、常规按摩等“技术活”,像个医生一样,及时询问感觉,掌握父亲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不管再苦再累,他都伺候父亲于床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丰富了这句话的内涵。十多年来,父亲是他的唯一,在生活上,他给予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在精神上,他倾注大量的心血,给予父亲最大的心灵慰藉,也成为父亲余生最有力的依靠,孝字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常说:“父亲给了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成人,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他怀着一片孝顺之心,一份体贴之情,和时间赛跑,和挫折叫板,和困难较劲,在忠孝两点间来回穿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平凡生活中的点滴亲情故事。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