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孝道”不容“掺杂使假”
“孝道”不容“掺杂使假”
来源: 绍兴文明网  2015-06-10 14: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关手机,陪父母好好吃顿饭”“给妈妈做个面膜”“给爸妈打个电话”“教爸妈用微信”“带爸妈做体检”“出差给爸妈带个小礼物”“走慢一点,等等爸妈”……连日来,一组在...

 

【图语:父母】

  “关手机,陪父母好好吃顿饭”“给妈妈做个面膜”“给爸妈打个电话”“教爸妈用微信”“带爸妈做体检”“出差给爸妈带个小礼物”“走慢一点,等等爸妈”……连日来,一组在各种场合提醒孝亲的图片在网上悄然流行,还被赋予“现代二十四孝”。(6月1日《人民日报》)

  相比“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古代二十四孝”,这套网络图片对现代人来说更有亲和力。初看“现代二十四孝” 并不经意,仔细品来,原来子女所谓的“忙”,只是借口,更多是对父母的忽略……让子女晚饭后陪着父母散散步,却总是以“上班很累,懒得动”为借口而回绝了父母;有的子女放假或双休日,即便回家陪父母吃顿饭,但几乎不和父母拉家常,基本上是一边吃饭、一边在不停地刷手机屏……如此看来,这套“现代二十四孝”,多数子女基本上没有做到。

  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孝,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孩子自从呱呱落地,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民俗“虎毒不食子。”说得就是这个理。子女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

  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一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提倡“现代二十四孝”,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提倡“现代二十四孝”,首先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另外,提倡“现代二十四孝”,可使父母真正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人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会逐渐减轻,老年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此论甚是,然而更有深意在其后。人处老年,不仅要求吃饱穿暖,生活平静,更要求能尽享天伦之乐,于亲情的要求尤为迫切。

  前不久,一条寻狗启事在网上疯转。启事称,事主心爱的小狗于25日晚走失,如果有热心人能够帮助寻回小狗,狗主人愿意用北四环一套价值400万元的两居室作为酬谢。

  无独有偶,前些年,媒体曾报道成都市北郊某殡仪服务园区的财务室内,年近80岁的一所高校的林教授为一条小狗做葬礼,准备两天内为狗作“丧事”花去10万元。在亡犬的挽联上,采用了“人狗情未了”的主题标语。

  无论是刘阿姨还是林教授,他们都是空巢老人。对他们来说,“天价寻狗”和“巨金葬狗”,表面上是宠狗爱犬,而实际上却是转移视线,摆脱寂寞,重拾亲情。据说,刘阿姨是一个七旬老人,虽然物质关怀并不或缺,因儿女均在国外,自己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因此,精神特别是来自骨亲的关爱,却因为空间阻隔而显得苍白。而作为八旬古稀老人的林教授,膝下两女不在身边,老伴过世已久,他常常感到人情与亲情的荒芜。期望不得不抱养一只并不昂贵的小狗,成为自己全部的精神寄托。

  “古代二十四孝”也好,“现代二十四孝”也罢,总之都说明了亲情的温暖与可贵,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可替代者。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其中的幸福感乃发自人心深处,即使是再豪华舒适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也不能替代亲情。一首《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不正是表达了老年人的共同心声吗?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