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浦江“老娘舅”:孝道归来路常在
浦江“老娘舅”:孝道归来路常在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7-08 17: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昨天中午,和邻居杨婶拉完家常, 88岁的王老太起身淘米,开始准备午饭。南瓜小炒、黄瓜炒蛋,用上新铁灶台的王老太很快就烧好了菜,不会再被烟呛到。” “老娘舅”郑云...

 

  【图语:浦江“老娘舅”:孝道归来路常在】

  昨天中午,和邻居杨婶拉完家常,88岁的王老太起身淘米,开始准备午饭。南瓜小炒、黄瓜炒蛋,用上新铁灶台的王老太很快就烧好了菜,不会再被烟呛到。“现在心情舒畅多了,柴火有了,灯泡也换了,子女儿媳都会带些自己种的蔬菜来。”看着老屋和儿女的变化,王老太笑容满面。

  就在10多天前,王老太的老屋还十分破旧不堪,由于土灶台的烟囱塌了,每次用柴火做饭屋里屋外都弥漫着烟味。屋内微弱的灯光开与不开区别不大,地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潮湿的屋子让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以前经过老奶奶家时,白天屋子也是黑漆漆的,地也不平坦,本想进去聊会天,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真该修一修了。”隔壁邻居杨婶说。

  新的铁灶台是4天前王老太的两个儿子花1300元给换的。王老太衣食起居环境的改变,是子女在如何好好赡养老人问题上的反思与回归。

  6月22日下午,市民黄先生来到浦江县市民援助中心调委会反映:郑家坞镇郑家坞村88岁的王老太独自一人住在破旧漏雨的老房子中,在一个已经倒塌的灶头里烧饭,住在附近的两个儿子相互推诿,不管老母亲。郑家坞村干部为此多次调解无果,请求“老娘舅”们出面帮助。

  次日上午10时,12名“老娘舅”调解员来到王老太家门口时,白烟不断从门口冒出,整个房子都被烟雾笼罩着,老人这样独自烧饭,既不安全,又不卫生。顺着木楼梯走到二楼,只见屋子多处漏水。每逢雨夜,她只能整夜用塑料布忙着接漏水、倒漏水。王老太说,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保险是村支书杨晓东帮她办理的,每月可以领取400元生活费。“现在只盼望两个儿子能来重建灶头、修好房子,提供些粮食和柴火。”王老太说。

  郑家坞村干部介绍,王老太两个儿子的家离母亲只有500米远,但两个儿子都没有主动照顾好老母亲,反而相互推诿。

  在杨晓东陪同下,“老娘舅”们先来到大儿子家门前敲门,无人开门。再到小儿子家时,小儿子与其媳妇表示,他们愿意照顾老母亲,不过得兄长带头。再次来到大儿子家,他反复强调自己是“大孝子”,以前经常给母亲钱和粮,但是老母亲非常难伺候。

  “老娘舅”说,“大孝子”怎么可以让老母亲独居危房中?房屋漏水为什么不及时修补?灶头倒塌已久为何迟迟不重建?大儿子解释,自己很忙,老母亲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老娘舅”们斥责大儿子不孝,劝说他要实实在在孝敬老母亲,并给大儿子提出3套赡养照顾老母亲的方案,供他选择。

  调解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2点,两个儿子最终确定赡养方案,在调解书上按下手印作出承诺:老屋的灶头在10日内完成新建,15日之内完成旧房子翻修,以上费用由兄弟俩均摊;老母亲所需要的粮食与柴火由兄弟俩按月轮流供应,小儿子先开始供应;假如老母亲患疾病,医疗费兄弟俩平均承担。

  过去10多天里,种西瓜的大儿子在操心瓜地里的事时,并没有忘记承诺,抽出时间给老母亲换了一个新灶台,在屋内装上了更加明亮的节能灯,买来了一台电风扇。

  在工厂上班的小儿子也主动给母亲送去柴火、粮食,与哥哥合力把屋子的地面、墙面都修缮了一遍。这几天连续下雨,老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满是潮气。

  “有些内容其实调解方案上并没有写全,但两个儿子非常细致地想到做到了,说明兄弟俩的思想观念真的转变过来了。”“老娘舅”郑云南说。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