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孝文化>孝顺赡养年逾古稀姨妈
孝顺赡养年逾古稀姨妈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7-10 16: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大鹏新区大鹏街道水头社区,山清水秀,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其中,詹冬至、李桂林夫妇20多年如一日孝顺赡养年逾古稀的姨妈的温馨故事,就是可贵的汗青一页。

 

  【图语:孝子】

  大鹏新区大鹏街道水头社区,山清水秀,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更为引人瞩目的是,这里的村民们长慈幼孝,美德代代传承。其中,詹冬至、李桂林夫妇20多年如一日孝顺赡养年逾古稀的姨妈的温馨故事,就是可贵的汗青一页。

  夫妇种田赡养三位老人

  水头社区龙岐村民,世代以种田为生,詹冬至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农家里。他是家中的独生子,母亲患有智障精神病,时常生活难以自理。詹冬至有个善良的姨妈,比詹母大3岁,对詹母百般照顾和帮助,在詹冬至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十分温暖的记忆。这个姨妈早年命运坎坷,少时给人家当童养媳,丈夫不幸年纪轻轻就亡故了。姨妈一辈子无儿无女,为了照顾智障的妹妹,终身再也没有改嫁,只认养了一个干女儿。干女儿嫁人后,姨妈独守空旷的祖屋,生活清苦孤独。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詹冬至长大成人,与李桂林喜结良缘。这时,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小两口聪明勤快,与渐已衰老的父母共同耕种责任田,日子一天一天地好起来。詹冬至从懂事的时候起,就经常去探望姨妈。结婚以后,他和妻子也是一如既往地善待她老人家。看到生病的姨妈孤独无助,詹冬至的心情格外沉重。一天傍晚,他与妻子李桂林商量,希望把姨妈接到家里共同生活。李桂林一听,叹了口气,顾虑重重:家中公公、婆婆都已年迈,干不动田里的重活,如果再接来年迈的姨妈,小两口以后就要担起更加沉重的赡养三位老人的负担。以后家里再生了小孩,艰难的日子可怎么熬啊。

  好在李桂林是一个懂道理、识大体的贤惠女子。她反复思忖之后,严肃地回答詹冬至:姨妈是婆母的亲姐姐、大恩人,也是赐给咱们全家恩惠的人,谁都不能嫌弃她!虽然咱家经济不宽裕,但是,还是应当接来姨妈,尽心尽力给她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俩就去把姨妈接到家里来了。一对年轻夫妇赡养三位老人的特殊家庭就此诞生。每天天一亮,詹冬至、李桂林就下田耕作;农闲时,就到海边捞海鲜,卖了补贴家用。姨妈则守在家中操持家务,照料智障的妹妹詹母。后来,詹冬至、李桂林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姨妈很高兴,把孩子们当做自己的亲孙儿,关怀备至,一直从小看护到大。一家七口长慈幼孝,其乐融融。

  二十多年后,深圳市“2012~2014深圳文明家庭评选暨寻找最美家庭社区行”公益活动走进大鹏新区。詹冬至、李桂林特殊之家的故事备受社区群众推崇。电视台记者闻听了也很感动,现场请当选“文明家庭”的詹冬至、李桂林夫妇发表最美感言。这对夫妻感慨地说:“劳作一天归来,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是最大的幸福。”

  久病老人更见孝子衷肠

  得到儿子儿媳的精心照顾,詹父、詹母一直活到80多岁高龄,寿终正寝。如今,已经92岁高龄的姨妈,依然越活越欢实。记得多年前的一天深夜,她感冒发高烧,喘气异常艰难。她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生命尽头到了,于是叫醒了沉睡的家人们。詹冬至和李桂林一听姨妈生了急病,需要新鲜的中草药,马上撇下年幼的孩子,连夜分头上山去采药,又连夜煎药捧给她喝,就这样把她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詹冬至、李桂林一家人却非如此。尽管随着时光的推移,姨妈年纪愈大身上病痛愈多,但是全家人谁都没有嫌弃她。对老人家更加体贴入微。姨妈行动不便,李桂林就帮助她抹洗身子,处理秽物。老人生病时不愿去医院,詹冬至就把医生请到家里来妥善给她诊治。

  2014年春季,91岁的姨妈患了胃穿孔。詹冬至当即把她送进市内的大医院。医生担心老人年纪太大,不愿意为她做手术。詹冬至急在心头,多方奔走,终于给姨妈寻到了一个合适的手术医生,使老人转危为安。在姨妈住院治疗的近一个月里,詹冬至和李桂林一家细心照料。在后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下,老太太身体康复了。出院那天,同一病室的病友羡慕不已,异口同声地对姨妈说:“詹冬至、李桂林对您老人家,真是比亲生儿女还孝顺呀!”

  姨妈出院后,詹冬至每月出资3000元,专门请了一个护工来家中照料老人。不料,护工清洗地板时遗水太多,姨妈不慎滑了一跤,摔断了腿。真是祸不单行!詹冬至再次把姨妈送进医院救治。骨科医生也担心姨妈年龄太大、心跳太弱,连连拒绝为老太太手术。詹冬至恳切地告诉医务人员:“老人家这次是意外负伤,她的头脑很清醒,是有能力康复长寿的。怎么能撒手不管呢?”拳拳赤心感人肺腑,医学专家会诊之后,为姨妈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从而为高龄老人顺利接受手术提供了条件。姨妈再次得救了,全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爱之家幸福美满

  直到21世纪初,詹冬至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都是靠田间劳动。直到深圳实行农村城市化以后,孩子长大就业了,家庭经济才明显好转。救治姨妈花去了家中大量积蓄,全家人认为值得。“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好的“家风”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詹冬至说,家人达此共识,家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正面引领作用。

  92岁高龄的老人,腿伤康复后的生活状况怎么样?日前,记者专程来到詹家探望时,看到老太太已能行动自如,正与邻家女孩一起光着脚板在纤尘不染的詹家客厅地板上闲玩。老太太说,来到詹冬至家近30年了,詹冬至、李桂林及其儿女们一直把她当成至亲。詹冬至是水头社区纪委委员,尽管平时为社区服务工作很忙,但是每天对她十分惦记。詹冬至的妻子李桂林善解人意,对老人的起居饮食照顾周到。几十年来不管家境贫富,李桂林一如既往的勤劳贤惠,经常去海边挖海胆卖钱补贴家用。村里的人常夸赞她勤俭持家。

  詹家是两层楼房,老太太说她以前住在二楼,后来詹冬至考虑到老人上下楼梯不安全,就在一楼给她收拾了一个舒适的卧室。知道她喜欢喝牛奶,放在她桌上的盒装牛奶就一直没断过。为了让她吃好菜,家里人给她做菜时切得精细,她很高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女性是每个家庭的重要精神中心。媳妇李桂林在詹家印证了这一点。坐在老太太旁边的邻家大婶告诉记者,李桂林,平时热心助人,经常帮助邻里,居民小组的老人中心有活动积极参加,一呼百应。参加群防群治,热情做好社区巡防工作。带动周围妇女弘扬家庭美德,营造美丽家园,倡导家庭和睦、夫妻平等、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李桂林的女儿詹敏儿在大鹏工作,是城市志愿者,经常回家看望姨奶和父母,经常跟着母亲到老人中心帮忙做事,对人礼貌热情。儿子詹梓源在18岁就去参军了,每次写信和向家里打电话时都对老奶奶念念不忘。一家人长慈幼孝,幸福美满,是“深圳市文明家庭”和第九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家庭。

  李桂林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家规要正,还要持之以恒,几代人共同遵守,习以为常。为人父母,培养、传承“家风”,身教重于言教。大爱之家,幸福美满,不是单纯金钱多少所能够决定的。快乐生活、和睦关系、文明家风、自立、勤劳、刻苦,仁义、助人、涵养,更为重要。 

【本文责编:沈碧梅】
下一篇:孝女韩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