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队上国学>讲好思想政治课要坚定“四个自信”
讲好思想政治课要坚定“四个自信”
来源: 北京日报  2016-12-14 11:34:00   责任编辑:解楠  www.k618.cn
内容提要:“老师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课讲完了,学生没睡醒。学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睡醒了,课没讲完。”

  “老师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课讲完了,学生没睡醒。学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睡醒了,课没讲完。”这略显偏激的段子,不无真实地道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上的尴尬。日前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持续引发关注,怎样上好思政课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思想政治课大家都上过,那种“讲者滔滔,听者昏昏”的场景,我们都不陌生。老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学生却成了“低头族”,只有听到考试、加分等“关键词”才会抬起头来。老师深感委屈,学生则有另一番说辞:讲的内容是陈年老调、枯燥干涩,讲授方式是照本宣科、了无激情,所关心的仅限故纸堆里、不顾“窗外”,如此一堂课,怎能让人提起兴趣?听来似乎双方都很不易,但教书育人乃师者天职,让思想政治课告别黯淡成为青春里的一抹亮色,还需要老师多下功夫。

  为人师者,对自己讲授的东西充满自信,课堂之上方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首先要坚定“四个自信”。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老师把思政课单纯理解为正面宣传,把上课理解为走走过场,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羞于卖力地讲;对那些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不敢理直气壮地辨。师者不自信,听者何以信?面对当下生机勃勃的中国道路,优越先进的中国制度,与时俱进的中国理论,厚重智慧的中国文化,深谙于此的老师们实在没有理由不自信。只有始终坚定这“四个自信”,讲授才会有底气,老师也才会有极强的动力去优化课程,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不能光吃,最好的方式是将之溶解到各种食物中。思政课涉及的内容,有的高度凝练,有的相对抽象,如果直接“端出来”,学生自会难以接受、吸收。老师肩上的重担之一,便是为学生们烹制一盘大餐,让其中“看不见”的盐分恰到好处,让学生食之有滋有味。比如,想办法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老百姓的话,把高深哲理讲得明白晓畅;有意识让原理变道理、方法变办法,将课堂所讲与现实问题对接。前不久,一位80后思政课老师推送了一篇微信文章《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接地气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入党历程,在收获“10万+”阅读量的同时,传递出坚定的理想信念。由是观之,上好思政课非“不能也”,关键是找对方式方法。

  思政课关乎社会道德培育、价值观引领以及民族国家认同。广大青年思想活跃,正处于价值观形塑期,如果不能尽早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而让错误思潮捷足先登,那么国家的思想基础、社会的共同价值就会受到挑战。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所大学没有思政课,无非是形式内容不同而已”,探索并上好最适合中国的思政课,实现“中国梦”就会凝聚起磅礴的青春能量。

【本文责编:解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