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杭城兴起少儿国学热
杭城兴起少儿国学热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9-30 10:40:07   责任编辑: 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针对最近幼儿“国学热潮”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而有教育专家认为,国学热与当前道德缺失等社会背景有关。

  老师大声说:“坐。”小朋友们整齐回答:“正。”起立,整理衣冠,简单的拜孔仪式后,诵读课也正式开始。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诵读《论语》。今年的9月28日,就是孔子2565年诞辰日,这段时间,我们周围的国学氛围渐浓。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走进国学兴趣班,有板有眼地读起了四书五经。

  “今年上半年新开了3个公益诵读点,9月要开3个点,10月的开办点也落实了……”在发起人杜慧娴的本子上,记录了杭州经典诵读读书会的开点排期表。这个以亲子读经为主体的民间草根组织,成立2年来公益诵读点增至11个,其中2012年2个,2013年2个,到了今年进入井喷状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今枯燥的背诵也很有仪式感和感染力。杜慧娴告诉记者,每个诵读点每周活动1次,平均每场的参与家庭在50个左右。按照一大一小算,每周至少有1200人跟着杜慧娴和志愿者们一起诵读经典。杜慧娴说,参与读经的小朋友年龄3岁到七八岁不等,不少家长学历素质都挺高。

  在创办超过5年的杭州西湖童学馆负责人万老师看来,一直以来广东、福建、江苏的国学氛围都比浙江好,但很奇妙,最近几个月,浙江国学升温很快。

  “我们周末兴趣班12人成班,以往是3个月左右新开一个班,现在平均每个月都要新开班。”万老师说,跟市面上常见的钢琴等兴趣班不同,听老师讲讲伯牙与子期的故事,欣赏一下画,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学习呼吸吐纳的方式,国学兴趣班好听点来说是没有功利性,缺点是不能立即见效。但这并不妨碍当下家长们的热情。在过去的这个暑假,各种国学主题夏令营、训练营也报名火爆,杭州部分小学今年一年级新生报到时,内容多了集体诵读《弟子规》。

  针对最近幼儿“国学热潮”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支持者认为国学是精粹,热衷于让三五岁的幼儿诵读《三字经》、《论语》等。反对者则认为一味地死记硬背,束缚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读一遍有一遍的好处,读一百遍有一百遍的好处。”一位杭州妈妈向钱江晚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妈妈开始一早一晚各半小时给不懂事的孩子读《论语》、《弟子规》等。“以前他认为做家务是妈妈的事情,硬要他做,必然会讨要薪酬。有一天,他看到我手受伤了,主动说,袜子他来洗。”看着孩子将袜子洗得干干净净,妈妈感动了。“同时,孩子的读书成绩尤其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增强记忆力;解决识字难题;提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增强;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专注力。”一位妈妈给记者总结了读经的十大好处,“我们往往在意知识的学问,忽略了生命的学问。诵读国学可以弥补一下。”

  还有妈妈告诉记者,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甚至小学低龄段的教育过于简单化。古人十年寒窗苦读,能吟诗作对,写得一手好字,而现在的孩子到了初中毕业有些自理能力还低得惊人。而有教育专家认为,国学热与当前道德缺失等社会背景有关。

【本文责编: 陈笠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