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13岁新娘和16岁新郎 盘点中国古代婚龄
13岁新娘和16岁新郎 盘点中国古代婚龄
来源: 中国少年国学院    2024-09-30 10:38:18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11月27日, 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的主角。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这种现象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内,并不罕见。

 

  【图语:中国古代传统婚嫁】

  【中国少年国学院】(施婷 综合) 11月27日,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的主角。在鞭炮声中,他们举行了婚礼。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这种现象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内,并不罕见。对于这种“早婚现象”,金平县副县长普红芳并未回避,“现象有,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工作改变。”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后就引发热议,众多媒体以《云南金平"早婚现象":新娘13岁新郎16岁(图)》、《新娘13岁新郎16岁 违反<婚姻法>引热议》为题进行了报道。

  实际上,中国古代婚龄也面临年龄方面的问题被关注。

  据先秦《周礼·地官·媒氏》说“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内则》也说:男子二十举行冠礼,开始学礼,三十而成家。女子举行笄礼,二十而嫁,因特殊原因,最迟二十三岁而嫁。《韩非子》中提到男二十而室,女十五而嫁。

  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龄:汉惠帝下令女子女子出嫁不得超过十五岁;晋武帝下令女子出嫁不得超过十七岁。

  北齐:十四岁~十七岁。

  北周建德三年(574)颁布诏书:自今以后男子十五岁,女字十三岁以上军民依时嫁娶。

  唐代: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下诏男二十岁,女十五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婚龄规定有所提高。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下诏又将婚龄降为男十五岁,女十三岁。

  北宋时期婚龄治唐载元立制,宋仁宗元圣年间曾经重申过,朱熹《家礼》有载。南宋宁宗嘉定时下令: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属嫁娶之期。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礼法婚龄,男子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以十六岁为多,女子一般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以十四岁为多。

  实际上,男十六岁,女十四岁的礼法婚龄,是以祖国医学对人体发育成熟的认识为基础。《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女子,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大清通礼》规定官员士庶结婚等到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方可进行,实际女子平均初婚年龄为十八岁,男子平均初婚年龄二十一岁~二十四五岁,男子普遍在二十~二十一、二结婚。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