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你不知道的国学之“孔子姓什么?”
你不知道的国学之“孔子姓什么?”
来源: 新浪博客    2024-09-30 10:37:07   责任编辑: 震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有朋友说,这个问题等于在问“星期四是礼拜几?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父亲叫叔梁纥(合),也就是名纥,字叔梁。孔子的“子”是后人敬称,而“仲”表明排行第二。

 

你不知道的国学之“孔子姓什么?”

  有朋友说,这个问题等于在问“星期四是礼拜几?”其实这是把无知当做幽默。

  中国古代人的姓氏比现今复杂得多。秦汉以前,同一人可以有几种称呼的方法;秦汉后期,才基本与现在一致。

  姓大概在母系社会就已经有了,为什么要有姓呢?

  一、 早期的姓不是指家族称号,而是整个氏族的称号,姓是用来区别各氏族的。黄帝部落姬姓,炎帝部落姜姓,夏禹姒姓,殷商子姓。目前有据可考的一般有二十二个姓:妫(归)、姒(似)、姬、赢、姞(吉)、姜、妘(云)、偃(眼)、子、风、己、任、祁、芈(米)、曹、董、归、曼、熊、隗(伟)、漆、允。

  二、 姓有“别婚姻”的作用。在氏族社会同一氏族内部的人不得通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就是父母同姓,子孙不能昌盛。近代就不受这个限制了,现在的人即使同姓,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非常遥远。

  三、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平民都没有姓,姓还能区别贵族和平民的地位。

  氏族社会后期至秦汉前这一阶段,不仅有姓,还出现了氏。氏和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是一个氏族的称号,氏是姓的分支。例如:子是殷商贵族的姓,子姓下面有向氏、乐氏、商氏、汤氏、来氏、王氏、孔氏等等。姓不能变,氏的变化很大,氏经常隔一、二代就有可能变化。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多以氏为姓,姓、氏合二为一,也就是现在的姓了。汉朝以后,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有姓了。

  孔子的祖先是殷商时期帝乙的长子微子启,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殷商灭亡后,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国。孔子六世祖为宋国司马孔父嘉,孔父嘉是子姓,氏为宋(以国名为氏),名嘉,字孔父。后来孔父嘉被害,子孙逃到鲁国,于是后代以孔为氏(以祖先的字为氏)。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父亲叫叔梁纥(合),也就是名纥,字叔梁。

  所以说,孔子为子姓,氏为孔,名丘,字仲尼。孔子的“子”是后人敬称,而“仲”表明排行第二。

【本文责编: 震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