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聊传统文化】
本报济宁2月2日讯 1月31日,2015年第一期“圣地孔子,文化济宁”文化讲座如期举行。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著名学者骆承烈教授作为首讲嘉宾,以《走进孔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向在场听众讲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与传承。
“我就是个普通的老济宁人、老教师、老文物工作者。”面对讲座伊始主持人在介绍骆承烈时所取得的成绩时,年已八旬的骆承烈谦虚地说“传统文化”,骆承烈也给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什么是‘传统文化’?写书法、包水饺,这些流传下来和外国不同的,都是传统文化。”
对于当下的“国学热”,骆承烈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国学不是越多越好、越早越好,更不能死记硬背、一味照搬,而是要创造性地古为今用、兼容并蓄,用时代的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里,骆承烈妙语连珠,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精彩的内容博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