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传统文化中最牵动人心的是家风】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时,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传承一种民族风范,需要每个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一直很看重家风传承这一传统的文化方式,并对此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品质,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2014年春节期间,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一起讨论,有什么东西,既能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让普通人有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说起来非常庞博,儒释道各领域、各层面,无一不丰富,从哪儿着手更有效,更能打动人心,大家想了半天也没结论。大家一直聊啊聊,聊到最后猛然发现,传统文化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家风。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一提到家庭,传统就“活”化到日常生活中了。
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教育理念才是科学的,比如说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几句“你好棒”,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的现代青年。现在市场上的不少家庭教育书籍,也是那样一套理念。道理都对,但我觉得完全照搬也有问题。
中国传统的教育自有其优秀、恰当的地方。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善于从一些小事出发。比如,第一就是讲规矩。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有客人来访主动打招呼。长幼有序,从细节开始,培养孩子的教养、品德、为人处世的方式。
传统礼仪的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是中国家风的基础,也是中国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因此,常有人说,中国古代的“礼”不只是礼仪,“礼”本身就是社会秩序,是法治的一部分。古代社会治理,比较依赖每个人的道德自觉,而这种自觉正是通过家风传承下去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中国人而言,家庭不只是私人的事,更是组成社会公序良俗的重要细胞。
西方的传统不太一样,西方人打招呼,可以简单喊一声“Hi”就行,小孩连名带姓直呼长辈都没关系。这是西方文化所致,他们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不太注重辈分。但西方也有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那就是法条和信仰。社会伦理在不同的文明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我觉得现在最可怕的是,有些家长既丢弃了中国传统的家风,又没有用西方人对法条和信仰的敬畏来教育孩子。两个都不着边,一味地溺爱,或只求成绩优秀,不注重孩子为人处世之道,以为自己已经“现代化”,这才是可怕的。
我不否认,古代的家风教育未必完全适合当代人。比如,二十四孝故事中,有的故事讲的是为了奉养母亲埋了自己的儿子,显然不近人情,不合适。
还比如,《赵氏孤儿》故事本身非常感人,但过于悲壮、惨烈。现代人可能不太认可和理解。故事中,主人公拿自己儿子的性命救下别人的儿子,只为了等他长大能够为父母报仇雪恨。这种极端情况,只有在残酷的社会斗争中才可能碰到。放在和平的当代社会,我们何曾面临过如此残酷血腥的抉择?读来令人不忍。类似这样的故事,可以看戏,但不适合用于少年儿童教育。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礼仪是繁文缛节,太虚,太束缚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礼仪是长久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在法律管不到的一些小磨小擦中,如果不能以礼待人,那么,开车时偶遇轻微剐蹭,司机便大发雷霆;宿舍里为了一个脸盆摆放的位置,彼此就大吵大闹,这样的风气又何来秩序可言?
而中国传统的家风特别注重情感,注重推己及人。父母经常叮嘱孩子,与大家好好相处,多体谅,多包容,多谦让。这一点和西方崇尚个人的胜利不太相同。你看我们中国人写的家书,大部分内容都在教导孩子的处世之道。与人相处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待人接物能力强的孩子,往往与他的家风有关。反之,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其实就是家庭不良风气的延续。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从古到今,人性却很少改变。在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清清白白做人,谦和有礼待人。这些基本的做人法则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传统的家风,从未过时。而在社会转型期,我们更需要优秀的传统家风发挥作用。
今天,家风包含的文化意义大于血缘意义。好的家风传播出去,影响血缘之外的更多人,也是一种传承方式。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和部分。
即使现代社会有很大变化,但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变,人类的基本情感没有变,种族的繁衍、生命的延续、文脉的传承,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而从家庭中产生的和谐与美好的情感,想必永远是中国人心头最温暖的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