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国学经典”进课堂亟待“再”认识
“国学经典”进课堂亟待“再”认识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7-13 17: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2014年8月,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将重新纳入孩子们的课本”、“新教材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占50%以上的比...

 

 【图语:国学经典进课堂】

  2014年8月,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将重新纳入孩子们的课本”、“新教材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占50%以上的比重”。2015年4月9日《南方日报》很快报道:首套广东省中小学国学实验教材即将出版,9月份省内实验区的学生有望使用该教材。

  多年来,曾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对孩子加强“国学经典”的教育,有的还身体力行,亲自办班施教,充分体现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热忱。如今,“国学经典”进课堂已摆到桌面上,成了不争的事实。问题是少数有识之士的“见识”是否成为普遍“共识”呢?这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国学经典”的教学效果,必须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事实上,对于“国学经典”进课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点赞”的主流舆论之外,尚有杂音存在。杂音之一:“经典”云云,均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如今是工业社会,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吗?杂音之二:历史上也曾提倡“尊孔读经”,但都不能长久,近百年来就出现两次“批孔”浪潮;现在又提倡“读经”,是否权宜之计?杂音之三:解放后的“传统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收入某些“经典”作品,但未见产生多大影响,如今强调“经典”教育,能有多大效果?据笔者了解,“杂音”的共鸣者并非少数,其中包括若干将承担“执教”之责者。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真正取得“经典”教育的良好效果,施教者必须重新学习,克服对“国学经典”的偏见,端正不正确的认识,正本清源,消除“杂音”,才能专心致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首先,须充分认识“国学经典”的宝贵价值。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蕴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做人道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瑰宝,值得每一个国人珍惜。

  其次,须充分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实践、总结、积累、传承、发展,西方文明如此,东方文明亦然。任何否定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经不住客观实际检验的。农耕社会的五谷牛羊,如今还在吃;农耕社会创造的汉字,如今还在用;那么,以汉字为载体,作为历代贤人聪明才智结晶的“国学经典”,它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一代代人实践检验、提炼总结出来的“精华”,其受到历代有识之士“点赞”的处世法则、做人之道今天又怎会不适应呢?当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在传统“基础”上的补充发展丰富是必要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若以社会发展为由而否定对“优秀传统”的“传承”,那就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了。总之,社会要发展,传统须“传承”。

  再次,必须对“国学经典”的“魅力”充满信心。有人认为,“国学经典”反映的都是遥远时代人们的认识和见解、思想和情感,这与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和感情需求似已大相径庭。而且,其运用的“古文”载体也不易为今人所接受和理解。言下之意是对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产生怀疑。事实上,在漫长的旧时代,对待“国学经典”的态度从来都不是一致的,免不了常有弦外之音。但有识之士从来都给以肯定与赞扬。远的不说,仅举近年来数例为证,即可见其一斑:例一,老教育家任继愈在为新华出版社引进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孟子大学中庸卷》写的序言中,就明确表示,“四书”进中学课堂,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例二,海尔总裁张瑞敏登上哈佛讲坛时,他只讲了三条:孔子教我做人;孙子教我战术;老子教我战略。例三,华人首富李嘉诚三岁就能咏《三字经》等经典,他说,儿童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再其次,在新时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显然应有别于昔日的“教语文”,应摒弃过去“照本宣科”、囫囵吞枣,一读了之的刻板做法。应从“旧文”中读出“新意”来,更应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需要站在新的高度去认识“国学经典”,去学习新的教法。

  总之,“国学经典”进课堂,亟待“再”认识。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