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 > 把国学教育融入改造歧路少年
把国学教育融入改造歧路少年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30:22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夏日的河南郑州国家森林公园,万木葱葱,绿树成荫,花草遍地。

【图语:国学教育】

  夏日的河南郑州国家森林公园,万木葱葱,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漫步林间,沐浴着鸟语花香,呼吸着大自然赋予的清新空气,让人一扫盛夏的酷暑,仿佛醉入一个清凉宁静的世外桃源。

  公园深处,高墙院内,坐落着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在这里的1000多名少年,大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被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最终走上了本不该走上的犯罪道路。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为了拯救未成年犯,河南省监狱机关联合家庭、社会企业等爱心组织,三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探索“3+1”教育改造新模式。经过不懈的努力,初步实现未成年犯向合格公民的快速转变,给家长、社会和政府交上一张未成年犯管教的满意答卷。

  A

  “儒雅”式教育 成为改造新内容

  河南省司法局直管的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除有与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基本相同机构设置外,针对未成年犯特点,率先引入国学文化教育体系,洗涤重塑未成年犯的精神世界,“儒雅”式教育改造氛围浓郁独特。

  监狱的大操场,1000多名少年犯伴随着音乐高声齐诵国学《弟子规》,表演的大型手操舞《感恩的心》,每个动作训练有素,宏大的场面深深洗涤着迷途少年的内心世界。前来与孩子首次无障碍接触的父母,在高墙内目睹孩子的转变,因感动而痛哭失声。

  表演结束后,随着带队干警的口令,他们齐步走向家长。用力齐声高喊“爸爸妈妈,我错了!”“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并弯腰90度,连鞠三躬,在场家长无不动容。

  即将刑满释放的王小辉,“扑通”一声跪倒在父母面前,声泪俱下地忏悔自己犯下的罪行,他向在场的上千名学员发出倡议,发誓今后要做一个心存孝道、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在一监区里,未成年犯周平在写日记,他说,昨天监区里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他得了第一名。监舍里还有的孩子,正静静地练字。他们整齐划一的床铺上面,都摆放着一本《弟子规》,供随时诵读。未成年管教所要求服刑人员每天写一篇改造日记、每天练习一篇书法等“八个一”习性矫治法已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改造活动。

  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每天吃饭前,所有服刑人员会齐背一遍《感恩词》或者唱一首改造歌曲。通过传统文化的正向熏陶和学员们相互之间的感染,让他们懂得了惜福。监区干警说,之前天天有人扔馒头、顿顿有人倒剩菜的现象如今看不到了。未成年犯杨帅说,以前每个月要花去父母七八百块钱,现在100块钱就足够了。

  教育科干警李晓强介绍说:“以前我们教育未成年犯,大都通过讲道理,但效果却不一定好。现在通过国学经典的教化作用,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举例说,在过去监区经常出现罪犯丢失个人物品的情况,现在这种现象几乎不再发生,许多未成年犯捡到物品后都会主动上交。有个曾因犯盗窃罪入狱的未成年犯腼腆地说:“因为我在《弟子规》中学过,‘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书记、所长晋国营说:“省司法厅厅长王文海、监狱管理局局长李随军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大年初一来所慰问干警时,厅长指示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改造新路子。”

  一年多来,未成年人管教所创造性地引入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国学教育纳入未成年犯思想教育的必修课,把抄录、背诵《弟子规》、《朱子家训》、《孝经》等经典文化列入每月的教育改造计划,细化到“一日生活”制度当中,让他们随时随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改变了长期以来,监狱和服刑人之间执法和被执法,容易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或者会产生对立的情绪。

  据了解,未成年犯管教所有90%以上的一线警察非常认同在未成年犯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服刑人员的认可度也达到了86.7%。现在,全所95%以上的服刑人员都能够熟练背诵《弟子规》和《朱子家训》,并理解基本要义,还有85%的学员能背诵《孝经》。许多服刑人员在背诵国学经典的同时,还能随时随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去年以来,全所未成年犯违规违纪率同比下降50%以上。

  B

  “无缝对接”确保刑释人员有业可就

  “我可以上班了!”

  “……给你留个电话吧,出去以后可以去找我,欢迎你能加入到我们的团队来。”在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近日举行的“择业指导、爱心帮扶”活动现场,通过深入细致的了解,郑州一餐饮公司创始人周英向即将结束服刑的小龙发出了邀请。

  周英说:“一个孩子犯了错,如果被社会遗忘或漠视的话,往往又会走回犯罪的老路。所以,帮助和挽救这些失足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能够重新工作或上学,重新融入社会。”她提醒所有的母亲,要用爱心和耐心去爱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失足孩子的未来不是梦。

  在现场的另一位企业经理感动地说:“这些孩子和我的孩子差不多一样大,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更希望通过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们真正认识错误,有悔罪表现,出狱不再走入歧途。对我们而言,能够带动和扶持更多的经历过这种磨炼的孩子来打拼、来创业,也算为社会尽了一份责任。”

  在共青团河南省委、省妇联、省民政厅未成年人救助安置管理局等部门的重视下,当天,来自省会的14家知名企业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与20名即将刑满释放的学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接纳这些孩子到企业工作。目前未成年犯管教所已有多名刑释人员通过这种形式顺利就业。

  晋国营说:“孩子们在这里服刑,最大的顾虑就是出去后能不能被社会接纳,能不能找到工作,如果他们出去后无家可回,无业可就,就很有可能再犯罪。因此,在实施‘3+1’教育改造模式中,监狱与社会‘无缝对接’,不仅事关监所安全稳定,也同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每一个失足的孩子都能重新融入社会,走上正道,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针对刑满释放、解教的未成年人及判处缓刑、管制、免刑的未成年人,建立了安置帮教机制,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就学、就业,使失足青少年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坚定重新做人的决心和信心。

  C

  从小培养 让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以上。”多年从事未成年犯律师工作的金博大律师事务所主任陆咏歌说。确保家庭在青少年初次社会化中切实发挥作用,是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晋国营说,在探索“3+1”教育改造模式实践中,郑州未管所通过开设家庭教育课堂,邀请专家来为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组织家长定期会谈、开展书信交流、每月通报家庭情况等举措,调动了家长主动做好对孩子亲情感化的积极性,为孩子传递正能量。

  5月19日,郑州未管所向第二批100多名未成年犯的父母敞开了大门,让他们首次目睹了未成年犯管教所食堂后厨,走进平时孩子习艺的车间,同监区心理咨询室的人员交流。

  一位前来探视孩子的父亲说,现在社会上诱惑太多、负面信息太多,父母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却不知孩子因为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心中已淤积了阴暗的东西。

  郑州市青少年热线心理咨询师周超说:“中学生杀人案折射出我们长期以来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对生命尊重’的教育。更强壮、更聪明的青少年一代,反而少了善良之心、同情之心,漠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这种冷漠是非常可怕的。”

  对此,未成年犯父母、法律界和社会爱心人士,结合郑州未管所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实践,更深切地呼吁在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效能,用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从小培养孩子守规范、懂道理的习惯,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