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历时三个月的南京市百万未成年人“儒雅少年”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国学底子好、传统才艺精的“儒雅少年”。事实上,首批百名“儒雅少年”能够从全市百万未成年人中脱颖而出,和背后的支持者密不可分。这其中,既有家长的谆谆教导、老师的悉心栽培,也有社会公益人士的默默付出。
本报近日推出“寻找儒雅师长”活动,用一个个故事展现出“儒雅少年”的成长轨迹。此次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办,南京日报社承办。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段古训告诉我们,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芳草园小学二(10)班学生李星言在广播稿中的一段话。一个刚刚上二年级的孩子,就能理解、运用这样一段古训,令人佩服。
在南京市百万未成年人“儒雅少年”海选活动期间,该校二(1)班组织了一堂国学主题班会。老师将同学们分组进行古诗词“点诵”,点到哪首,同学们就齐声背诵,展现出扎实的国学功底。据了解,该班学生从一年级起,每天晨读国学经典。一年多来,孩子们熟练掌握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200余首古诗词。而这些,都离不开芳草园小学在全校推行的国学教育。记者就此采访了该校语文老师谢静,了解学校的国学教育特色。
分级学习,扎根传统文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责任感,芳草园小学设立了“能豆豆议事会”。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点评学校事务。而今年,谢静将国学文化引入了议事会,带领学生们学习学《弟子规》《小学》和《孟子》,并用这些国学文化点评校园事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这只是芳草园小学国学教育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该校针对全校学生分级推行国学教育,帮助孩子们扎根传统文化。谢静认为,分级学习国学非常有必要,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低年级的孩子要选择浅显、朗朗上口的国学素材,以好读易懂为主;中年级可以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国学小短篇,以吟诵理解为主;高年级则要阅读思想较为深刻的素材,以思考研究为主。以“能豆豆议事会”为例,低年级的小议员们学习《弟子规》精选内容,中年级学习朱熹的《小学》文摘,高年级则开始阅读《孟子》精选。
运用国学,寻一颗善心
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密不可分。芳草园小学的学生们在学习国学文化的过程中,更注重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内心的善念。
今年11月,该校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观影活动。影片观看完毕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开展座谈会。三年级的武双用《孟子》名言“仁者无敌”概括中国军队宽厚对待日军俘虏;五年级的方亦菲用“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指出,日本历来喜爱中国的文化、资源等,但应该使用正确的方式与中国友好相处,而不应用侵略的方式……一番番精彩发言,让在场的成年人感到惊讶,赞叹不已。“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国学文化,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思想也更加深刻。同时,也明白学习是找回一颗善心,就如《孟子·学问之道》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也’。”谢静说。
“现在学生的学业负担重,国学目前没被纳入考核体系之中,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摆脱考核的束缚,快乐学习。”秉持这一原则,谢静开设了文言习作,培养学生以文言和诗歌的节奏韵律,体验国学的快乐。
谢静借鉴上海交大附属小学的做法,带领学生们在学习清代学者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之后,鼓励学生们创作自己的“不亦快哉”。“某日下午,外出踢球,一脚射门,正中立柱,不亦快哉!”“一日钓鱼,找来鱼竿,独坐池边,见竿忽沉,立马提竿,不见大鱼,只见小虾,不亦快哉!”“朝正卧床,忽闻鸟鸣之声,推门而视,见初春已到,不亦快哉!”……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将国学与数学相结合。四(2)班的孔玟皓针对“量角”创作了一首小诗“点对点,线对边,内外要分清。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同班的俞晓言创作了《画角》,“一点一条边,0线对一边。要画多少度,点在度数边,点点连成线。”
“国学是一门温暖心灵的学科。学生们今后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时,可以用学到的国学知识解决问题。”谢静希望学生们可以快乐学国学,做快乐的人。
本报记者 毛琪
谢静在课堂上。(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