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名寺系列之北京篇】38黑寺
【名寺系列之北京篇】38黑寺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48:32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黑寺在北京海淀区东升乡马甸村西。寺内依次为天王殿、正殿、后殿、活佛仓和后院。

 

【图语:北京名寺,黑寺】

  黑寺在北京海淀区东升乡马甸村西。原为前后两寺,中以一街相隔。两寺与附近的黄寺同为喇嘛庙,因覆以黑瓦,故俗称黑寺。前黑寺原名慈度寺,建于清朝初年。坐北朝南,有殿5重,民国年间烧毁。后黑寺原名察罕喇嘛庙,为东蒙察罕呼图克图活佛于清顺治二年(1645)募化创建。寺坐北朝南,原有殿3重,寺门额曰“大清古刹”。寺内依次为天王殿、正殿、后殿、活佛仓和后院。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前黑寺本名慈度寺,黑寺是其俗称,以其覆以青瓦故有是称。建于清朝初年,建殿五层,山门、天王殿恭悬圣玄烨皇帝御赐慈度寺额。第四层大殿前恭悬圣祖额曰:法云广润。寺内铁钟、铁磬皆明万历年造,当是它处移至者。这座寺庙毁于民国十四(1925年)年,由于未能重建,遂逐渐荒废,竟连遗址亦未留下。

  后黑寺为蒙古察罕呼图克图活佛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募化创建。寺坐北朝南,原有殿三重,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另有活佛院和后院。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世佛、左供观音大士、右供关羽像,故老百姓又称关公殿,东西配殿各5间,建筑甚坚。后殿供无量寿佛,后院共有房20余间,另有菜园数亩。廊下古钟遍刻梵文,铭曰:“静以居,应以虚警大千归真”云云。后黑寺亦毁于民国年间,当时仅留存下来古辇及乐器数件,后亦遗失。今仅存有东西两座配殿等建筑。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