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嵩阳书院行记
嵩阳书院行记
来源: 腾讯儒学  2015-04-13 11:16: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的嵩阳书院,与岳麓书院(湖南)、白鹿洞书院(江西)和应天书院(商丘),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关于尊师重道的佳话和美德,春风拂过檐壁,掠过门廊,不厌...

 

  【图语: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的嵩阳书院,与岳麓书院(湖南)、白鹿洞书院(江西)和应天书院(商丘),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它坐落于中岳--嵩山南麓,即山的阳面,因此得名。

  未入景区,先见一古色古香的牌坊式大门,上有乾隆御笔亲题的“高山仰止”四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出于《诗经。小雅》,汉儒郑玄将“高山”释为“崇高的道德”,“景行”解为“光明正大的行为”,崇高的德行使人仰慕并躬行。《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以此赞美孔子的德行:如高山让世人景仰,如大道值得践行和效法。即便不能企及圣人的高度和境界,内心对此仍是有所追求和向往。就这样,怀着几分敬仰,带着几许期待,我随众人往景区内走去,决心对圣贤的谆谆教诲,好好领略一番。

  穿过杏坛,越过大唐碑(碑文由李林甫撰,唐著名书法家徐浩书),书院的正门便呈现于眼前。“嵩阳书院”,四个金黄色的大字(苏轼书),映衬着黑色的匾额和朱红色的大门,显得肃穆、静雅。立于门前,往侧面远望,嵩山之景映入眼帘。若隐若现的水墨色,勾勒着群峰优美的曲线,薄雾弥漫,眼前的山景带着水气的质感,不时让人错觉,这似是海市蜃楼。此时此刻,大自然正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诠释着“高山仰止”。宋儒朱熹如此注解这两句诗:“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仰望高山,通行大道,实实在在的,正如此刻确切地景仰着中岳一样。

  走进书院,幽静、清雅的环境,让人不由自主地感慨:“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两株超过4500年树龄的“将军柏”,是不得不见的朋友。“大将军”、“二将军”皆由汉武帝所封,因此得名。除了松柏,竹林也是院中亮丽的风景。排排绿竹,整齐有致,搭配朱门红柱,让人不知不觉间静下心来。“高山景行”,大概在静心之时才足以被感知和体悟,才能有被付诸实践、持久躬行的机会。

  从竹林旁的白石“大道”走过,“讲堂”两个醒目的大字引起游客们的注意。此处恰是“程门立雪”典故的生发地。“二程”、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世人熟知的名儒都曾在这讲堂讲学。前者象征崇高的德行,后者表现渊博的学识,两者皆体现学术交流的频繁、文化活动之活跃。嵩阳书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讲堂内外的故事定当是其中的灵魂和精髓,是书院之所以成其为书院的原因,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弥足珍贵的一笔财富。从竹林旁的白石“大道”走过,“讲堂”两个醒目的大字引起游客们的注意。此处恰是“程门立雪”典故的生发地。“二程”、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世人熟知的名儒都曾在这讲堂讲学。前者象征崇高的德行,后者表现渊博的学识,两者皆体现学术交流的频繁、文化活动之活跃。嵩阳书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讲堂内外的故事定当是其中的灵魂和精髓,是书院之所以成其为书院的原因,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弥足珍贵的一笔财富。

  从讲堂间穿过,对面是道统祠,而二者之间则是泮池。泮池桥位于正中,两边是半月形的泮池,池中有潺潺流水和游动的锦鲤。一般情况下,古代的学宫和书院都少不了泮池,而按当地风俗,儒家弟子若考中秀才以上的学位,皆要顺时针绕行泮池三周,以示对先师的怀念和效法。入乡随俗,远道而来的宾客,不妨绕池三周,以祈求圣人先师的庇佑,祈愿学业有成。白石桥,绿松柏,搭配朱漆门廊,静听池水低唱,闲赏游鱼欢畅,联想起讲堂门楹两侧的一副对联:“满园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便可更直观地亲身体会,这地位相当于今日清华园,跨越、沉淀了千年,使人肃然起敬的著名学府,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独特气质和风韵,一种值得效法的风范与气度,内含着必须传承的价值和底蕴。

  从嵩阳书院出来,一份身心经受净化的感觉,让人神清气爽。自孔子先圣至今,关于教与学的观念、文化、传统和价值,一直被不断地讨论、传承和发展。走进书院,漫步于庭院中,除了能感受环境本身的清静、疏朗,更有一种被古代先贤的灵气与智慧所环绕的感觉,仿佛穿越着时空,透过竹林的疏影、将军柏的回音、流水与游鱼的吟唱…与圣人先贤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咀嚼个中的奥妙与哲思……“程门立雪”,关于尊师重道的佳话和美德,春风拂过檐壁,掠过门廊,不厌其烦地,向人们娓娓道来……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