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嵇康】
魏晋时期,古琴得到了魏晋名士们的青睐。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再到两晋的大批名士,或琴书自娱,或琴酒消忧,以琴交友蔚然成风。琴在名士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影响和体现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象征。魏晋六朝是古琴的定型期,也是历史上古琴艺术的兴盛时期。魏晋名士对古琴艺术的推崇,则是古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是说如果个人的理想不能实现,就要归隐于大自然。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气候,使隐逸的风尚大行其道,文人归隐山水,崇尚清谈的老庄思想盛行,左右着当时的音乐潮流,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也十分深远。“竹林七贤”生活在动荡多事之秋,为求自保,隐逸是一种躲避现实的有效方法。嵇康、阮籍二人,即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阮籍一家三代都喜好音乐,父亲阮瑀是文坛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于弹琴、赋诗。侄儿阮咸,《晋书》中评价他“妙解音律,善弹琵琶”。魏晋士人与酒有特殊的关系,在司马氏极端黑暗恐怖的政治环境中,酣饮沉醉是一种忘却现实、保全自己的合适的方式。相传琴曲《酒狂》即是阮籍所作。《神奇秘谱》(1425)的所谓解题云:“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通过描绘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反传统的思辨方式阐述其崇尚自然、注重情感体验、重视音乐艺术审美特殊规律的为其音乐美学观。《琴赋》则是这一思想的艺术再现与深化。《琴赋》是一篇赞美古琴艺术的辞赋,生动地描述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对琴的起源、制作材料、演奏、音响等进行了全面描述。嵇康非常喜爱弹奏《广陵散》,临刑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表现出嵇康的性格思想与这首音调激昂、气势磅礴的琴曲风格及其思想感情相吻合之处。千百年来《广陵散》与嵇康的名字始终联系在一起。
琴、酒、药、诗、文组成了魏晋士人完整的人格,人们称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代。真正意义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寻觅,应该说始于魏晋。而此时的哲学精神与古琴音乐所体现的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史上独树一帜。魏晋琴乐思想体现的是名士们追求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人生达到艺术化的境界。而这种艺术是自然的,是人本性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