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庭教育>“破坏体”为何不能流行 家庭教育不要一味鼓励
“破坏体”为何不能流行 家庭教育不要一味鼓励
来源: 国际在线  2014-12-29 09:40: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近日又有一组叫做“破坏改变人生”的四格漫画在网上流行,相较于之前的“妈妈再打我一次”,每一格的内容都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在这方面,家长也应当做好榜样,不能生气...

 

  【图语:破坏改变人生】

  近日又有一组叫做“破坏改变人生”的四格漫画在网上流行,相较于之前的“妈妈再打我一次”,每一格的内容都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早前“妈妈再打我一次”因为涉及家庭暴力问题,被网友大量疯传,因此,就有人呼吁:“不要助长家庭暴力,请停止类似的复制。”反对的声音几乎跟支持的声音一样高涨。

  “破坏改变人生”对比“妈妈再打我一次”

  “破坏改变人生”从内容上与“妈妈在我打一次”相比较,第一副图:儿子搞破坏被人发现,要举报,第二幅图:儿子的父亲没有责备他,反而赞许儿子。第三幅图:儿子大笑(感觉就是得意),第四幅:儿子取得成就,破坏改变人生。从内容上看,该作似乎是与“妈妈”大唱反调,告诉大家:孩子在进行破坏之后的鼓励是有良好的正面效应的。在这里教育专家告诉大家:绝对不可能有成就,孩子一再犯错误,家长一再容忍,只会让孩子在破坏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最终的结果就是变成混世魔王,根本不可能成为球星之类的人生赢家。网友千万不要被漫画所误导,看似正能量的的背后,实则还是一种变向的家庭暴力。

  “破坏改变人生”同“妈妈再打我一次”同样是扭曲家庭教育的表现。也许漫画的内容和绘画风格,让网友有种娱乐一下的欲望,但是不要忘记,推进网络正能量才是当代网络生活的道德准则,也许你一时兴起的改编,让你的朋友圈为你点赞,但是造成的后果就是你无意中助涨了家庭暴力的气焰,这一点是相当不可取的。现在的网络环境因为缺乏必要的管治手段,造成大量的负面信息打着娱乐的幌子横行,有节操的抵制和拒绝这种信息的蔓延,就等于净化了我们网络环境,防止此类负面信息的再次滋生。

  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小孩子精力充沛,常常爱搞些“破坏”,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这样。对于孩子的各种“破坏性”行为,应当具体分析,不要动辄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如果是正常的探索活动,还应当加以鼓励。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大多数“破坏性”行为,一般都是出于好奇心。例如他把闹钟拆开,是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为什么它的指针能走动;又如拿剪刀把新衣服给剪坏了,他是想看看剪刀的用处,体会一下剪东西的乐趣。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家长不应当怒不可遏,而是应正确地加以引导。如钟被拆坏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再把它装上。孩子想试着用剪刀,可以给他旧布或纸来剪。

  当然,小孩子的有些破坏行为,是需要教育的。如故意把虫子踩死,故意损坏玩具、故意把玻璃打破等。如果这类行为不及时教育,长大后孩子很可能养成破坏公共财物等不良习惯。可以通过故事或别的方式引导孩子懂得应该爱护玩具和物品。如告诉孩子:“你看,布娃娃被摔到地上该多疼呀!”

  有时,孩子的破坏行为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出于内心的不满。例如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便借破坏物品来发泄心中的闷气,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注意疏导他的情绪,耐心地给他讲解道理,引导他用合理的方法来发泄愤怒。在这方面,家长也应当做好榜样,不能生气就摔盘砸碗等,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