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庭教育>“捷报”家书传百年 开办家庭国学班
“捷报”家书传百年 开办家庭国学班
来源: 东方今报  2015-03-19 09:18: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孟津县小浪底镇班沟村,一处位于邙山岭上的农家小院,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们。

 

  【图语:国学教育】

  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孟津县小浪底镇班沟村,一处位于邙山岭上的农家小院,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们。和周围的房舍相比,这个小院似乎也没有什么两样,两层小楼,迎客墙,高高的大门,翠竹婆娑,花苞待放。唯一不同的是,门上挂着的匾额写着“豫西辛亥革命纪念馆”“豫西讨袁军司令杨体锐纪念馆”。这里是村民杨志刚的家。102年前,他的大爷,身为豫西讨袁军司令,年仅21岁的杨体锐,在讨伐袁世凯的行动中被捕,牺牲前杨体锐以一封“杨体锐捷报”遗书的方式与亲人告别,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如今这封别样的家书和这段佳话,就成了杨体锐家族的传家宝,杨志刚也据此建立了纪念馆,年年带着全家人祭拜学习。

  “捷报遗书” 大爷留下的“传家宝”

  纪念馆二楼展厅正对门口的墙壁上,挂着杨体锐的遗像,遗像的下面是一装裱的复印版的组合字画,有信封,有书信,有题词。杨志刚说,这就是他大爷留下来的遗书“杨体锐捷报”。一百多年前,他的大爷,以一篇《贵军人论》的文章,被开封陆军小学以第一名的资格录取,此后他追随孙中山、黄兴参加同盟会,加入辛亥革命东征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3年,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再加上袁世凯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国内爆发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此时,已到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学习的杨体锐,被孙中山、黄兴,委派为河南讨袁军豫西军司令,赴老家洛阳策动当地军队讨袁。不料,由于叛徒出卖,他在敌人围村搜捕时被捕,随后被押解到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审讯,随后牺牲。

  牺牲前,杨体锐留下遗书,并以书信的方式寄给了当时的孟津劝学郭先生,由其转递给家人。杨志刚说,这封家书的不一样之处,不仅是因为他的大爷将临终遗书变成战斗捷报所表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是因为家书中所嘱咐的孝道亲情、勤俭治家、报国深情,深深影响着家人。“祖父母大人鉴:孙罪孽深重,祸遭杀身。二老年经七旬,未能奉养告终,徒唤奈何!惟孙媳王氏,素性贤孝,二老常夸,今忽遭此恶报,孙实不愿其守,年太稚,来日方长,若令终守,不亦太伤人道乎……孙未得为国灭贼,又被贼捕,死不足惜,家中万勿过于哀痛。人固有一死,此死固孙所乐……”参观的人还没有认清上面的文字,杨志刚已经把家书悉数背出。他说,他的爷爷兄弟共两人,大爷牺牲后,大奶奶就和他们一家人还有他的曾祖父、曾祖母生活在一起,他大爷所留下的家书自然也成了他们整个家族传承的精神。

  传承孝道家风 给老人过生日不忘同村老人

  在这封捷报家书中,杨体锐一再对不能奉养老人而表示愧疚,并嘱托弟弟照顾老人,他的孝心由此可炳,而在杨志刚的家中,这种孝道精神,一直都是如此。杨体锐去世后,他的妻子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导改嫁,而是一直留在杨家直到1969年病逝。老人病重的时候,只能卧床,生活上都无法自理。而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岁月,为了能让老人在床上躺得舒服一点,杨志刚的父辈人,就找来架子车内胎,充上气给老人铺在床下,让老人躺着不那么硌身体,老人在这样的照料下,卧床期间没有得过褥疮。

  杨志刚的姐姐杨柳絮说,她的母亲为了让老人能够吃得好一点,每顿饭都做三样,一样是白面鸡蛋汤,一种是玉米面,一种是红薯面馍。白面就给老人吃,黄色的玉米面馍就给家里干活的劳力吃,而她和干活少的就吃红薯面馍。杨志刚的堂姐杨柳红说,她的母亲过九十岁生日时,杨志刚和堂哥志良不仅组织兄弟姐妹们给老人过了生日,还把全村2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请上寿台,向他们行礼送祝福敬贺。

  不仅是杨家内部,杨家出嫁的女儿,也把这样的孝道家风带到了婆家。杨柳红说,她的婆家兄弟姊妹八个,而她的婆婆在世的时候,就一直由她照顾着老人的起居。“婆婆去世前的五年卧床不起,再加上患上了肌无力的病症,吃饭需要喂,那个时候我还在学校里教学,每天晌午放学,我都是赶紧回来给婆婆做饭,喂给她吃,有时候时间紧了,自己连饭也顾不得吃,就又上学去了。”杨柳红说,那时候其他姊妹看她辛苦,想着把老人接走轮着照料,但是老人就是不同意,她觉得还是在这个儿媳妇家生活舒服。

  在杨柳絮看来,孝道不仅是在他们祖辈、父辈和他们那一代人中传承,他们的后人也在践行。1993年前后,他的大儿子毕业参加工作,拿到第一份工资,一分不留给了外公、外婆,还有她和孩子他爸,以此感恩老人们的养育之恩。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再困难也要读书知礼

  说起家风,杨志刚说,除了大爷留给他们的家书能够从中品出家风外,他的爷爷写下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铭言,也能窥见一斑。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好学就成了关键,因此在这个家庭教育也备受重视。

  杨志刚亲兄弟姊妹有四个,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们兄弟姊妹四人都上高中,条件相当艰苦,但是他们的父亲仍然坚持让他们读书。他的16个堂兄弟姐妹亦如此,16个兄弟姊妹无论男女全部都上了学,而且在恢复高考后,他们村第一个、第二个考上大学的人都是他们杨家的子弟。杨柳红是一位初中老师,对于教育她更有深刻的认识。她说,无论是在他们杨家,还是在她的婆家,他们都认为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光让孩子们会学习会考试,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去做人,这才是他们教育的唯一目的,对于孩子,她只希望他们能够心理健康、阳光向上,正派做人。这一点她不仅运用到了对自家孩子的教育上,还在学校里这样教学生们。

  杨志刚说,在这样的家风激励下,他们的家人在工作上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他粗略统计过,杨家从他的大爷起到现在,整个家族有一百多口人,他们中二十多个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参加工作的多数人在政府机关、教师、医生岗位上工作,而这些在岗位上工作的家人,也几乎年年都会受到表彰。

  好学蔚然成风 办国学班传承家风

  如今杨志刚的家已经搬到洛阳市区,老家的房子就闲置了,而为了继承大爷等先人的精神,他就把老房子改造成了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他还专门设置了杨家家风和治家铭言的展板。这些年来,他总结出了他们家16字家风,即“勤俭持家、好学上进、履职尽责、报效祖国。”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家倡导“清白传家、琴鹤家声、百忍家声、笃定务实、青莲遗风、诗书传家”的风气。

  为了让先人们的精神历久不失,让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杨志刚还专门在纪念馆里开办了班沟杨家国学教育班,平均每个月都要举办一次讲座,让家人聚到一起,把纪念馆当做平台,一起缅怀先人的事迹,感受淳厚家风的熏陶。不仅是这个大家庭如此,从杨家走出来的人,也自觉地把这种家风在自己的小家里传承起来。

  杨柳絮把家安在洛阳市区后,她把孟津横水镇上的老房子改成了“感恩堂”,大门上还挂上了厚德善行、修身齐家的楹联,她还给自己的小孙子起了个名字叫承承。“承承,传承的承,我就是想把这样的孝道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杨柳絮说。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