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 > 【鸿儒】之今世颜子——马一浮
【鸿儒】之今世颜子——马一浮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9:34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图语:今世颜子马一浮】

  人物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原浙江大学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2013年4月23日上午,在马一浮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学研讨会上,“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成立。

  生平事迹:

  1887年从何虚舟先生学读唐诗。

  1888年随父母返浙江绍兴原籍,居绍兴东关长塘后庄村(今上虞县)。

  1892年其父聘举人郑墨田教子,郑氏为马一浮取学名“福田”1898年应县试名列榜首。

  1899年浙江社会贤达汤寿潜(民国时曾任浙江都督)见其文章,大加赞赏,以爱女汤孝愍妻之。同年赴上海习英、法、拉丁文。

  1901年与马君武、谢无量合办《翻译世界》。

  1902年妻子病逝,立志终身不娶。

  1903年留学北美,习西欧文学,曾预纂《欧洲文学四史》等著作。

  1911年回国,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

  1928年为丰子恺撰《护生画集序》。

  1938年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至江西泰和浙大以大师名义作“特约讲座”,讲稿后辑为《泰和会语》。为浙大作校歌。同年随浙大至桂林,又转至宜山,继续在浙江大学讲学,讲稿后辑成《宜山会语》。1939年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

  1943年编刻自撰历年诗词之作,有《蠲戏斋诗前集》、《蠲戏斋诗编年集》、《芳杜词媵》等。

  1946年抗战胜利,回杭州,续以书院主讲兼总纂的名义从事刻书。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1967年胃部大出血,后诸病皆发,于6月2日在杭州逝世。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