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名僧录之魏晋篇:33求那跋陀罗
名僧录之魏晋篇:33求那跋陀罗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2-04 11:28: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所译《胜鬘经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宣扬如来藏教义,极受后来信奉涅槃佛性之说的佛教学者的重视,讲解注疏代不乏人,对于以后各大乘宗派教义的形成,影响颇巨。

 

【图语:求那跋陀罗】

  求那跋陀罗(394—468年),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自幼学习五明,广研天文、书算、医方、咒术等学。后因读《杂阿毗昙心论》而崇信佛法,遂薙发出家,并受具足戒。先习小乘,博通三藏,后转学大乘教法,深研《大品般若经》、《华严》诸经,因此又号“摩诃衍”。其父受其感化,也皈依佛教。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年),求那跋陀罗经狮子国(斯里兰卡)来到广州,宋文帝遣使将他迎入建康只洹寺,从事译经工作。南朝名士颜延之、彭城王刘义康和南谯王刘义宣等,皆以师礼事之。

  求那跋陀罗尤精大乘佛学,时人尊称他为摩诃衍(大乘和尚)。南朝宋元嘉十二年 (435年)到广州。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历住祇洹、东安等寺,并到丹阳郡等地弘法,颇得颜延之、何尚之等的敬仰。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丞相南谯王义宣礼敬为师。集义学僧伽相助,先后译出《杂阿含经》50卷(现存48卷)、《大法鼓经》 2卷、《相续解脱经》2卷、《胜鬘经》1卷、《央掘魔罗经》4卷、《楞伽经》4卷;后在荆州辛寺又译出《无忧王经》1卷,据《出三藏记集》载,总共译经13部,73卷。所译经典,主要介绍瑜伽学系的学说。尤其是《楞伽经》,后来为菩提达摩、慧可等人所重视,从而形成楞伽师学派,并进而发展成后世的禅宗,故楞伽师推他为中土初祖;所译《胜鬘经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宣扬如来藏教义,极受后来信奉涅槃佛性之说的佛教学者的重视,讲解注疏代不乏人,对于以后各大乘宗派教义的形成,影响颇巨。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