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名僧录之魏晋篇:35朱士行
名僧录之魏晋篇:35朱士行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2-05 10:43: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朱士行(203—282年),三国时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

 

【图语:三国时期高僧朱士行】

  朱士行(203—282年),三国时高僧,法号八戒,祖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我国历史上汉家沙门第一人,也是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

  朱士行是三国时期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他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感到经中译理未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联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公元260年,他从雍州(今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流沙的沙漠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果然得到《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79岁。

  公元291年,陈留仓垣水南寺印度籍僧人竺叔兰等开始翻译、校订朱士行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本。历时12年,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共20卷。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