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详情]
    2015-03-19
  •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称《周易》等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详情]
    2015-03-19
  • 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详情]
    2015-03-19
  • 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大加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详情]
    2015-03-19
  •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着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详情]
    2015-03-19
  •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着,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详情]
    2015-03-19
  • 远在三年前,有一天,程沧波先生对我说:商务印书馆要翻译《周易》为白话,这个工作,原来是由刘百闵先生担任。例如:一、译本的原文是《周易》,...[详情]
    2015-03-19
  • 余自少年玄尚易学,壮岁行脚西方,孜孜以访求易学经师,参寻术数高士为乐。[详情]
    2015-03-19
  • 易》之为书,周流六虚,变动不居,是其大要。[详情]
    2015-03-19
  • 吾国上古之世,文武本不分途,及至春秋,孔门七十子之徒,文武兼资,习以为常,亦多可考可证。夫以易学之渊源幽远,浩博综罗,两汉以还,有关经学...[详情]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