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刘彻:公元前157年—前87年,汉朝第7位天子,谥号孝武皇帝】
秋 风 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说明:传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在汾阴(今山西临猗西北)始建后土祠并致祭。武帝曾五幸河东。只有这一次是在秋季。秋高气爽,泛舟汾上,与群臣宴,酣兴赋此。
简注:①秋风辞《辞海》注为“诗歌篇名。汉武帝刘彻作。他晚年巡幸河东,泛舟汾河。与群臣宴饮,因依楚歌体制作此辞。”②秋风起兮白云飞:寓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义。③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喻北疆之事已有好消息貌。④兰有秀兮菊有芳:兰菊,喻各有用之才,⑤怀佳人兮不能忘:要把发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牢记心上,始终不能忘记。⑥楼船,有楼的大船。这里喧染汉皇巡幸气魄宏壮。⑦汾河:发源于山西宁武管岑山,西南流到河津县黄河。⑧素波:清波。白色浪花。宜人貌。⑨箫鼓鸣:喻随船皇家乐队合奏貌。⑩棹歌:渔船之歌。这里喻皇家乐团弹奏渔人之歌。喻太平。⑾佳人:喻猛士。
释义:这是提醒自己,继承先烈遗志,完成高祖遗业,保持旺盛斗志,不可被胜利冲昏头脑,而乐极生悲,并且鼓励自己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大业中去。是一首戒勉自己善始慎终,不负前辈重托的言志之作。也可以理解成为是一篇告慰先灵的祭词。因为高祖曾有《大风歌》,并在歌中总结了他之所以能够“威加海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善于将将”,并能使“三杰”之类的“猛士”乐为效命。这不仅是他之所以能够创下汉朝江山的成功妙诀,也应该是后代“守四方”的法宝。汉武帝刘彻深解《大风歌》寓义,故作《秋风辞》为答卷。现在对《大风歌》和《秋风辞》的背景略作比较:刘邦在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后作《大风歌》,刘彻在威震匈奴左贤王后作《秋风辞》;刘邦在家乡光宗耀祖与沛中父老联欢时唱《大风歌》,刘彻在祭奠后土(大地之神)后与群臣巡游庆宴时赋《秋风辞》;刘邦总结经验并告诫子孙要“守四方”就必须“得猛士”而作《大风歌》,刘彻意识到不仅“怀佳人兮不能忘”,还必须认清“欢乐极兮哀情多”的严重问题,必须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危险性,告诫自己要永葆青春,奋发图强。故作《秋风辞》;刘邦在解决内忧(诸侯反叛)后作《大风歌》,刘彻在解除外患(边患威胁)后作《秋风辞》。从以上四点的粗略比较中不难体会出刘彻《秋风辞》和刘邦《大风歌》的内在本质意义上的一脉相承的共性,而且发《大风歌》所未发,提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个大问题。刘彻提出这个疑问,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消极成份。而是大有深意的:高祖刘邦虽然称雄一世,但他在接替他的人选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吕雉所生的刘盈是常规意义上的太子,但“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刘邦觉得孝惠(刘盈)仁弱,而如意像他,欲废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可是当得知吕后听张良计已聘请的商山四皓为刘盈作老师以辅佐时,就对戚夫人说“他(刘盈)羽翼已就”,如意当不上太子了。眼睁睁的无可奈何的让不理想的人选成了他的继承者。吕后也是看到刘盈仁弱,正是“奇货可居”,目的就在于利用刘盈“仁弱”可以达到使“刘氏”天下变为“吕氏”天下的目的。刘邦对吕后的内心洞若观火,他虽然对“废太子”事已无能为力了,但他在临终前构想了更深远的一着妙棋: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刘邦死后,刘盈在位不久就去世(疑被吕后摧残身心致死,史无明载,未敢妄断),吕后执掌大权,主政八年。吕氏皆王,控制南北二军,天下实已非刘氏矣。后“勃(周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果应“安刘氏者必勃也”的英明论断。汉武帝刘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及早的考虑“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即他自己虽然还正在壮年(当时44岁)但是转眼就是百年,他如何对待、如何解决好这个大问题呢!从对汉家江山负责的高度,觉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吕后故事绝不能重演。从以后的事态发展变化结果看,可以说汉武帝刘彻在赋《秋风辞》时已经成竹在胸了,即这首诗在骨子里的本质上实际是只回答了一个问题“(爷爷)您放心,(孙儿)有能力让您创建的汉家江山祖祖辈辈的传下去,永远姓刘”。由于这个问题是皇家的最高极密,当然不能直露。如果把《秋风辞》和《大风歌》摆在一个平面上深刻剖析,就会得出这个很自然的结论。所以后来刘彻在诸子中想立“类我”的刘弗陵为太子,但是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很年轻,万一也效法吕后那如何是好?先杀钩弋夫人赵婕妤以消除后患,再立其子刘弗陵为太子。拿定主意后逼钩弋夫人赵婕妤自裁,但钩弋夫人泣跪求饶,武帝不许,活活逼死钩弋。次年(公元前87年)二月汉武帝病重,在临去世的前三天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即后来的汉昭帝。并遗诏令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效周公故事。汉武帝赋《秋风辞》时年方四十四岁,此时尚未纳钩弋夫人。但是可以想见他已经想好了万一以后出现类似高祖时的吕后情势下的解决办法:即杀其母而留其子,必保刘氏。这个深谋远虑的方案在心中酉襄 定后,他才泛舟汾河而舒坦地“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这首《秋风辞》历来注家都几乎青一色的理解为“写感秋、怀人和自伤老大的心情。”但是汉武帝刘彻在天之灵绝不会接受那些隔靴搔痒的解释。
诗话:①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谓“本篇感秋,怀人和自伤老大的心情”;②韦良成、姜葆夫《常用古诗》谓“这是一首两汉时较有影响的抒发悲秋伤老的名作。情景交融,豪壮而带感伤,反映了一种惆怅心理。‘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表现了一种感伤老大的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现在应用它应将意思翻新,说明人在少壮时要珍惜光阴,努力上进,不要到老年一事无成,徒自伤悲。”③沈文雪编注《古诗三百首》谓“这是一首感秋怀人,慨叹人生易老的诗作。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彻往河东(今山西境内)祭祀后土(土神),在中流和群臣宴饮,此时他正当壮年,面对黄河之水,耳听乐歌之声,一面使他兴奋,一面却感于欢乐有限,少壮易逝,这首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体现。”④《古代诗词曲名句选》谓“全篇九句,大旨是即景抒情,感秋怀人的。”“汉武帝的诗赋曾受楚辞的巨大影响,《秋风辞》也不例外。”⑤姜书阁《中国文学史四十讲》谓“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也都是这种楚声歌的遗调。”⑥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谓“武帝《秋风辞》……已无足道。”⑦宋·陈岩肖《庚溪诗话》谓“武帝《秋风辞》,言固雄伟,而终有感慨之语。故其末年几至于变。”
史诗:①唐·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史记·孝武帝纪》载: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汾阴河东岸,汾阳县建立后土祠。汉武帝刘彻“亲见 望拜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唐·李峤《汾阴行》全诗细腻地描述了汉武帝到汾阴亲祭的盛况。这是全诗的末四句。②唐·苏颋《汾上惊秋》云“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③《唐诗鉴赏辞典》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夏天,方士奏报祥瑞,在汾阴掘黄帝铸造的宝鼎。武帝大喜,秋天亲见 自来到汾阴,祭祀土神后土,还和群臣在船中宴饮赋诗,作《秋风辞》。”《汉武帝故事》载“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饮燕。帝欢甚,乃自作《秋风辞。》”唐·李适诗曰“勒兵十八万,旌旗何纷纷”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