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薤 露 行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执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说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皇室僚吏,贪残无度;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外戚把政,宦官擅权;强藩操纵,天子被挟;百姓扼腕,国事日非。操赋《薤露》,以志残状。
简注:①薤露行:乐府《相和曲》名。相传原是齐国东部(今山东东部)的歌谣。是挽歌。出殡时挽柩人所唱。汉时以《薤露曲》送王公贵人。薤露是说人命短促,有如薤上的露水,一瞬即干。又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崔豹《古今注》谓“《薤露》、《蒿里》泣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日希 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亦谓之挽歌。谯周《法训》曰‘挽歌者,汉高帝召田横自尸乡自杀,从者不敢哭而不胜哀,故为挽歌以寄哀音。’《乐府题解》曰‘《左传》云,齐将与吴战于艾陵,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云‘送死《薤露》歌即丧歌,不自田横始也。’”《薤露》古辞为“薤上露,何易日希 。露日希 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传此为田横门人葬田横时所歌之《薤露》。②惟汉二十世:一作“惟汉二十二世。”从西汉高祖刘邦起至东汉灵帝刘弘止,共经历了二十代帝王。分别是:1、高祖刘邦十二年。2、惠帝刘盈七年。3、高后吕雉八年。4、文帝刘恒二十三年。5、景帝刘启十六年。6、武帝刘彻五十四年。7、昭帝刘弗陵十二年。8、宣帝刘询二十六年。9、元帝刘奭十七年。10、成帝刘骜二十六年。11、哀帝刘欣六年。12、平彳王于 五年。13、孺子刘婴据摄三年。14新莽朝十六年。以前为西汉,15、光武帝刘秀三十三年。16、明帝刘庄十八年。17、章帝刘火旦 十三年。18、和帝刘肇十七年。19、殇帝刘隆一年。20、安帝刘祜十九年。21、顺帝刘保十九年。22、冲帝刘炳一年。23、质帝刘缵一年。24、桓帝刘志二十一年。25、灵帝刘宏二十一年。26、少帝刘辩一年。27、献帝刘协三十一年。终汉之朝共经二十七世,除高后吕雉和新莽朝王莽二世外,刘氏为帝者亦二十五世。曹操赋此《薤露》时最早应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之后,亦即献帝刘协朝。其中殇帝刘隆旋死,未及数月不足一年,实属和帝刘肇世内。后冲帝刘炳,质帝刘缵,少帝刘辩各一年。曹操位居汉相,必不算高后与新莽,又将仅一年之三帝附于上帝之世。据此推为二十二世,未尝不可。在此称“惟汉二十世”,乃为约略之数可知。③所任诚不良:沈文雪编注的《古诗三百首》注为“所任,所任用的,指何进。不良,指何进召董卓进京,祸国殃民。”曹操此前二句,并非说有汉二十世以来所任都不良,特别是指后期桓、灵二帝所用非人,无良相辅国。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却召强藩董卓带兵进京以助太后为之,乃大为失计。何进任大将军要职是靠何太后的兄妹亲见 属关系,才不胜任,故评论朝廷用人“所任诚不良”。暗讽东汉皇帝不善任人是丧乱破国之由。④沐猴而冠:《辞海》注为“沐猴即猕猴。猕猴戴帽子,比喻虚有仪表。《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汉书·伍被传》‘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沈文雪编注《古诗三百首》注为“这句是讽刺何进像穿戴衣帽的猴子。”殷义祥注为“空有人样而无智慧。”⑤知小而谋强:沈文雪注为“谋强,谋划大事。”殷义祥注为“小智低能却要谋事图强。指何进欲诛宦官事。”又《易·系辞下》谓“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⑥犹豫不敢断:沈文雪注为“何进谋诛宦官,何太后不许。其弟何苗受宦官贿赂,也加以阻止。宦官也到何进那里谢罪。袁绍劝他乘机立即下手,可是何进犹豫不决,坐失良机。”殷义祥注为“存亡关头,犹柔寡断。”《三国志》卷六谓“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常侍,黄门闻之,皆诣进谢,唯所错置。时绍劝进便可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而进不许。令绍使洛阳方略武吏检司诸宦者。又令绍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中常侍段王圭 等矫太后命,召进入议,遂杀之,宫中乱。”⑦因狩执君王:沈文雪注为“狩,古代皇帝出外巡视叫狩。执君王,指宦官、张让、段王圭 等劫少帝和陈留王出奔洛阳北小平津事。”殷义祥注为“造成阉宦劫持君王。”《三国志》卷六谓“欲以迫出王圭 等。王圭 等不出,劫帝及帝弟陈留王走小平津。”又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第十八回谓“何进召并州牧董卓,使将兵诣京师。卓即时就道,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幸承恩宠,浊乱海内,臣辄鸣钟鼓如洛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卓故意迟延不至。于是进为中常侍张让等矫诏所杀。袁绍闻进被害,乃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张让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协出谷门。让等见捕之急,悉投河而死。帝独乘一马,从雒舍南行,失传国玺。”⑧白虹为贯日:谓色白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行动,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裴马因 集解引应劭曰“燕太子丹质于秦,始皇遇之无礼。丹亡去,故厚养荆轲,令西刺秦王。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也。”司马贞索隐引《战国策》云“聂政刺韩傀,亦曰白虹贯日。”按白虹贯日的虹,实际上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沈文学注为“这里指弘农王少帝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被董卓所杀的事。又《三国志》卷二,裴松之注“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太微中,黄帝坐常明,而赤帝坐常不见。以为黄家兴而赤家衰,兴亡之渐。自是以来四十余年。’”这是太史丞许芝给曹丕的上疏。时在延康元年(公元220年)这里所指的是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前后所发生的“赤帝坐常不见”的异常天文现象。曹操诗中“白虹为贯日”现象,在何进辅政时是否发生过,尚待查正。⑨己亦先受殃:殷义祥注为“己,自己。指何进。弘农王(少帝刘辩)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被杀。何进于前一年八月被张让所杀,故说‘先受殃’。”⑩贼臣持国柄:殷义祥注为“国柄,国家政权。中平六年(189年)九月董卓杀何太后,自为太尉,十一月进为相国,独揽朝政。”《三国志》卷六谓“俄迁太后,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卓迁相国,封眉阝 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封卓母为池阳君,置家令、丞。卓既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⑾杀主灭宇京:杀主,指董卓“遂弑太后何氏,又弑宏农王”事。宇京:指当时东汉京都洛阳。《三国志》卷六谓“卓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又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第十八回谓“董卓以山东兵盛,欲迁都以避之,遂焚烧宫庙官库,劫迁天子,弃洛阳,车驾入长安。”⑿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殷义祥注为“倾覆汉室帝王基业,刘氏宗庙焚烧一光。”⒀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徐公持注为“这里号泣而行的人,诗中没有明指为谁。不过揆诸史实,他们应当包括两部分人,一部是西迁长安的朝廷官员,一部分是被董卓军驱赶入关中的洛阳城内外百姓。从人数上看,后一部分占绝大多数。”又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谓“及迁都长安时,更大行烧杀抢掠,洛阳和附近二百里内的宫庙、官府、居家,都被烧光,‘室屋荡尽,无复鸡犬’。被促迫迁徙的老百姓,或死于饥饿,或死于兵马的践踏,积尸盈路。”⒁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殷义祥注为“微子,名启,纣王的哥哥。商亡后,微子路过殷墟,见宫室毁坏,长满了庄稼,就作了一首《麦秀歌》(《史记》说是箕子作)表示哀伤。这里是作者以微子自比。”又据《辞海》“微子”注为“周代宋国的始祖。名启。(一作开)。商纣的庶兄,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因见商代将亡,数谏纣王,王不听,遂出走。周武王灭商时,向周乞降。周公旦攻灭武庚后,封他于宋。《书·微子》载有他和太师,少师问答之辞。”又《史记·宋微子世家》“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秀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尚书大传》云,宋微子所作。亦名《伤殷操》。”曹操此“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其句意颇深:东汉衰势与殷末同,新的王朝必然兴起,此其一;自己作为东汉遗民,也只能为汉室吟一首挽歌。此其二。
释义:少帝临朝,君弱臣愚。袁绍献亡国之谋,何进下招藩之诏。致董卓造乱,幼主丧生,汉室倾覆,宗庙荡然。则睹高祖创基,而子孙不守。岂微子伤殷之操亦类此乎!曹操此诗的根本意义只有一条:即汉室不可能复兴,如果再为汉室效命,那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可以说此诗是为曹氏代汉作舆论先导。因为一家亡,一家兴这是必然之理。但曹操把自己的角色把握地很谦恭,即比作殷朝的遗民微子而且富于同情殷室的悲悼之心。这也是曹操既想以曹氏代刘氏而王天下,同时也是给诸大臣及反对派的一个理出自然的合式交待。曹操直至性命之终犹未代刘氏,实是欲效周文而奠大业于武王之意。再者解此诗深刻含义的关键在于最后两句,即“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微子《伤殷操》直斥“狡童”殷纣王应对商朝之亡负责。曹操借此隐指汉将亡亦应由汉末诸帝负责,何进袁绍辈代受其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