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中兴诗话44—高明《琵琶记·第四出蔡公逼试》
中兴诗话44—高明《琵琶记·第四出蔡公逼试》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09-24 11:05: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另有《碧梧翠竹堂后记》、《孝义井记》、《华孝子故址记》、《乌宝传》等多篇,散见于《玉山名胜集》、《黄岩志》、《常州府志》、《南村辍耕录》等书籍中。

  《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44

 

  【十年寒窗潜心致仕是为了光宗耀祖】(原句:十年窗下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典出】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 蔡公逼试》

  【文稿摘要】一是为官之本。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这与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一个意思。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偏激心理,认为清高者不屑于为官从政,不屑于与官为伍;认为官场多龌龊,为官多不廉。我想,“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同医生、清洁工等社会职业一样,都是社会的需要。“官”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并无好坏可言。但为官是有好坏之分的。因此,从做官的第一天起,就要思考为什么要当官和当什么官这两个问题。有些人致仕数十年,终为名利所困,或一事无成,或身败名裂。究其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当官宗旨。旧社会,有的人十年寒窗潜心致仕是为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有的人钻营官场,是为了鱼肉百姓,大发横财。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帝王将相何其多,但在百姓头脑中留下记忆的也不过百来号人。李白、杜甫官不过五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设计赵州桥的李春,也非大官,鲁班、黄道婆等更是与官无缘。可见,青史留名与官阶并无本质联系,而是与做事相联系。如果当官只是为了图个人私利,那么,在政治上就会结党营私,行为上就会违背道德施欺骗邪恶之术,终难逃脱声败名裂的下场。当官,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共产党的“官”与旧社会的官的本质区别。造福于民要大公无私。只有无私才能无弊,无弊才能为政公平,使民安居乐业。造福于民,还要与民相知心,这就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深人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及时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于民,最重要的是做人民公仆,为民办实事。

  【刊文背景】(1990年3月,《从政杂谈》)


  【典出原文】《琵琶记·第四出 蔡公逼试》

  (说明:《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一剪梅】〔生上〕浪暖桃香欲化鱼,期逼春闱,诏赴春闱。郡中空有辟贤书,心恋亲闱,难舍亲闱。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蔡邕本欲甘守清贫,力行孝道。谁知朝廷黄榜招贤,郡中把我名字保申上司去了;一壁厢已有吏来辟召,自家力以亲老为辞。这吏人虽则去,只怕明日又来,我只得力辞便了。正是: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争似孝名高。

  【宜春令】虽然读万卷书,论功名非吾意儿。只愁亲老,梦魂不到春闱里。便教我做到九棘三槐,怎撇得萱花椿树。天那!我这衷肠,一点孝心对谁语?

  【前腔】〔末张太公上〕相邻并相依倚,往常间有事,来相报知。〔生〕来的却是张太公呵。〔相见科,末〕秀才,试期逼矣,早办行装前途去。〔生〕公公,我双亲年老,不去。〔末〕呀!秀才,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贵。你趁此青春不去,更待何日?〔生〕公公言极有理,争奈父母无人奉侍,如何去得?〔末〕你既不肯去呵,且看老员外和老安人出来如何说;我想起来,也只是教你去的分晓。道犹未了,老员外来也。〔外上〕

  【前腔】时光短,雪鬓催,守清贫不图甚的。有儿聪慧,但得他为官,吾心足矣。〔外末相见科。外〕孩儿,天子诏招取贤良,秀才每都求科试。你快赴春闱,急急整着行李。〔末〕老安人也出来了。〔净上〕

  【前腔】娘年老,八十余,眼儿昏又聋着两耳。又没个七男八婿,只有一个孩儿,要他供甘旨。方才得六十日夫妻,老贼强逼他争名夺利。天那,细思之,怎不教老娘呕气。〔相见科,净〕孩儿。我不合娶个媳妇与你,方才得两个月,你浑身便瘦了一半。若再过三年,怕不成一个枯髅。〔末〕呀,老安人,你要他夫妻不谐呵。〔外〕孩儿,如今黄榜招贤,试期已逼;郡中既然辟召你,你的学问可知,如何不去赴选?〔生〕告爹爹得知,孩儿非不要去。争奈爹妈年老,家中无人侍奉。〔末〕老员外和老安人,不可不作成秀才去走一遭。〔净〕咳,太公你岂不知道,我家中又没有七子八婿,只有一个孩儿,如何去得?〔外〕呀!你怎说这话,如今去赴选的,家中都有七子八婿么?〔净〕料贼,你如今眼又昏,耳又聋,又走动不得。你教他去后,倘有些个差池,兀教谁来看顾?你真个没饭吃便饿死你,没衣穿便冻死你,你知道么?〔外〕你妇人家理会得什么!孩儿若做得官时,也改换我门闾,如何不教他去?〔生〕爹爹说得自是,只是孩儿难去。

  【绣带儿】〔生〕亲年老光阴有几?行孝正当今日。〔末〕秀才此行,必定脱白挂绿。〔生〕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却落后五彩斑衣。思之,此行荣贵虽可拟,怕亲老等不得荣贵。〔外〕孩儿,春闱里纷纷的都是大儒,难道是没爹娘的方去求试?

  【前腔换头】〔末〕秀才,你休疑,男儿汉凌云志气,何必苦恁淹滞。秀才,你此回不去呵,可不干费了十载青灯,枉捱过半世黄齑?须知,此行是亲志,你休固拒。秀才,那些个养亲之志。〔净〕我百年事只有此儿,老贼!难道是庭前森森丹桂。

  【太师引】〔外〕他意儿我也难提起,这其间就里我自知。〔末〕老员外知他为着什么?〔外〕他恋着被窝中恩爱,舍不得离海角天涯。〔生〕孩儿岂有此心。〔外〕你是个读书之人,我说一个比方与你听:涂山四日离大禹,你今毕姻已曾两月,直恁的舍不得分离。〔末笑科〕呀!秀才,你敢是如此么?〔生〕太公,卑人怎敢?〔末〕秀才,你贪鸳侣守着凤帏,只怕误了你鹏程鹗荐消息。

  【前腔】〔净〕太公,他意儿只要供甘旨,又何曾贪欢恋妻。自古道曾参纯孝,何曾去应举及第?功名富贵天付与,天若与不求而至。〔生〕娘言是,望爹行听取。〔外〕呀,娘言的是,父言的非呵。你敢是恋新婚,逆亲言么?〔生跪天科〕天那!蔡邕若是恋着新婚,不肯去呵,天须鉴蔡邕不孝的情罪。〔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生〕爹爹,孩儿岂敢推阻,争奈爹妈年老,无人侍奉。万一有些差池,一来人道孩儿不孝,撇了爹娘,去取功名;二来人道爹爹所见不达,止有一子,教他远离,孩儿以此不敢从命。〔外〕不从我命,也由你;你且说如何唤做孝?〔净〕老贼,你年纪八十余岁,也不识做孝?披麻带索便唤做孝。〔外〕咦,你晓得什么!〔生〕告爹爹:凡为人子者,冬温夏凊,昏定晨省,问其燠寒,搔其疴痒,出入则扶持之,问所欲则敬进之。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出不易方,复不过时。古人的孝,也只是如此。〔外〕孩儿,你说的都是小节,不曾说着大孝。〔净〕老贼,你又不曾死,只管教他做大孝,越出去赴选不得。〔末〕咦,这话有些不祥。〔外〕孩儿,你听我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以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所以为不孝。你若是做得官时节,也显得父母好处,兀的不是大孝是什么?〔生〕爹爹说得极是。但孩儿此去,知道做得官否?若还不中时节,既不能够事亲,又不能够事君,却不两下担阁了。〔末〕秀才所见差矣。老汉尝闻古人云:幼而学,壮而行;怀宝迷邦,谓之不仁。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待黔,伊尹负鼎俎于汤,百里奚五羊皮自鬻,也只要顺时行道,济世安民。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秀才,你这般才学,如何不去做官?〔净〕太公,你都有好言劝我孩儿去赴选。我有个故事说与你听。〔末〕老汉愿闻。〔净〕在先东村李员外有个孩儿,也读两行书。他爹爹每日闹吵,只是教孩儿去求官,孩儿吃不过爹爹闹吵,去到长安,那里无人抬举。他遂流落去街上乞食,见个平章宰相,他疾忙在地上拜着,叫声抬举他。那宰相道:我与你做个养济院大使,去管你爹娘。这孩儿自思道:做个养济院大使,如何管得自己的父母。比及他回家,不想他父母无人供养,流落在养济院里居住。他父母见孩儿回来,说道我教孩儿去得是,今日我孩儿做个头目,众人也不敢欺负我。你如今劝我孩儿去赴选,千万叫他做个养济院头目回来,众人也不敢欺负我。〔末笑科〕老安人你说这乞丐事,尽教我听了半日。〔外〕孩儿,你趁早收拾行李起程。〔生〕爹爹,孩儿去则不妨,只是爹妈年老,教谁看管。〔末〕秀才不必忧虑。自古道千钱买邻,八百买舍。老汉既忝在邻居,你但放心前去,若是宅上有些小欠缺,老汉自当应承。〔生〕如此,多谢公公!凡事仗托周济。此行若获寸进,决不敢忘恩。卑人没奈何,只得收拾行李便去。

  【三学士】〔生〕谢得公公意甚美,凡事仗托扶持。假饶一举登科日,难道是双亲未老时。只恐锦衣归故里,怕双亲不见儿。

  【前腔】〔外〕萱室椿庭衰老矣,指望你改换门闾。孩儿,你道是无人供养我,若是你做得官来时节呵,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你若锦衣归故里,我便死呵,一灵儿终是喜。

  【前腔】〔末〕托在邻家相依倚,自当效些区区。秀才,你为甚十年窗下无人问?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你若不锦衣归故里,谁知你读万卷书?

  【前腔】〔净〕一旦分离掌上珠,我这老景凭谁?苦,忍将父母饥寒死,博得孩儿名利归。你纵然锦衣归故里,补不得你名行亏。

  急办行装赴试闱,父亲严命怎生违?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典出作者】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高明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据《南词叙录》载,高明还有《闵子骞单衣记》戏文一部,今无存;高明的诗文集有《柔克斋集》20卷,已佚。近人冒广生曾辑其诗49首,词1首,刊于《永嘉诗人祠堂丛刻》中。另有《碧梧翠竹堂后记》、《孝义井记》、《华孝子故址记》、《乌宝传》等多篇,散见于《玉山名胜集》、《黄岩志》、《常州府志》、《南村辍耕录》等书籍中。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