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90
【竭泽而渔】
【典出】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
【文稿摘要】一谈起搞活企业,有的同志就喊着要“减利让税”;一谈到增加财政收入,有的同志就想到“卡紧企业”。我看不能这样理解。增加财政收入和搞活企业应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一个面上的两种事物——不能割裂开来。我们讲增加财政收入,就是说要多开辟财源,财源在哪里?主要在企业,企业发展了,财政收入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水涨船高,泉大水足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从财政的角度说,必须搞活企业。从企业的角度说,搞好企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生产劳动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又是开辟了财源。所以,搞活企业和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有没有矛盾呢?当然也会有的。但这是统一体内部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给”与“取”上。是先给后取,还是先取后给?给多少、取多少才是适宜的?什么时候给,什么时候取才更合适?如果财政对企业只讲取,或者企业只想财政多给钱,结果会是怎样呢?只能是激化矛盾。正碲的态度应该是:加强国家财政的客观调控能力,在取的时候,一定要以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不妨碍企业的正常发展、不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增强财政收入特别要与搞活大中型国营骨干企业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有“先给后取,培植财源”的远见卓识的财政观,讲究的是“欲取姑予”的艺术,而不是做“竭泽而渔”的蠢事。特别是在当前紧缩银根的情况下,财政部门更要通过资产融通,大力支持工农业发展。
【刊文背景】(1989年3月,《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
【典出原文】《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
四曰: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物无可为。古之人审其所以使,故物莫不为用。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彰。久彰而愈长,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谓教成。教成,则虽有厚赏严威弗能禁。故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用赏罚不当亦然。奸伪贼乱贪戾之道兴,久兴而不息,民之雠之若性。戎夷胡貉巴越之民是以,虽有厚赏严罚弗能禁。郢人之以两版垣也,吴起变之而见恶。赏罚易而民安乐。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皆成乎邪也。故赏罚之所加,不可不慎。且成而贼民。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於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柰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於文,繁战之君,不足於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後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於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後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 “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於戎,而败乎淆;楚胜於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赵襄子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赦为首。张孟谈曰: “晋阳之中,赦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襄子曰:“寡人之国危,社稷殆,身在忧约之中,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赦。吾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为六军则不可易,北取代,东迫齐,令张孟谈逾城潜行,与魏桓、韩康期而击智伯,断其头以为觞,遂定三家,岂非用赏罚当邪?
【典出作者】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