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中兴诗话204—杜荀鹤《泾溪》
中兴诗话204—杜荀鹤《泾溪》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0-09 14:15: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比如经济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人多地少、资源紧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不断加大,社会公正、社会...

  《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204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

  【典出】唐·杜荀鹤《泾溪》

  【文稿摘要】要辩证地理解"走在前列"的要求。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对浙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今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兢慎"两字源于唐代诗人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为人在泾溪险石上行走时总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没人掉入水中,而恰是在平坦无险之处,却常有落水事件的发生。这种深含哲理之言,当引起我们深思。近年来,我们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先天的不足"和"成长的烦恼",一些老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新问题又不同程度地比全国先期遇到。比如经济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人多地少、资源紧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不断加大,社会公正、社会治安和社会矛盾问题、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问题、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等都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先发地区必然遭遇先发问题,某些方面走在前列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必须具有探路者直面荆棘的勇气,正视矛盾和问题,不使"癣疥之忧"变成"心腹之患",不因局部问题影响发展全局,不让绊脚之石阻挡前进步伐。

  【稿件背景】摘自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典出原文】《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典出作者】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以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本文责编:郝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