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 > 【帝王之诗】南唐后主李煜·渔父
【帝王之诗】南唐后主李煜·渔父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2:57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严建文《词牌释例》谓“(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附唐·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之一,以备参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图语: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后一位国君。(资料图)】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里雪,

  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

  一竿纶。

  世上如侬有几人。

  【说明】:南唐元宗李璟长子弘冀,与后主李煜为同一母钟氏光穆所生。李煜为元宗第六子。弘冀为人沉厚寡言,悭险阴毒,残酷能断。元宗李璟 即位后,立三弟李遂为太弟,立长子弘冀为太子。弘冀虑三伯李遂年未四旬,即被立为“太弟”,必将嗣位,于己不利,使袁从范毒死三伯李遂,而元宗终不知三弟死因。亦未疑其子弘冀。李煜为避长兄弘冀以免祸,遂不问世务,潜心书画音律,示无壮志之象于人。自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有心林泉,无意红尘。其实李煜生得阔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自亦以为壮貌不凡。但知长兄弘冀险毒,故刻意韬晦之。

  【简注】:①渔父:原词牌名。严建文《词牌释例》谓“(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唐书·张志和传》云: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尝作《渔歌子》一词,极能道渔家之事。此调本为单调,五代后,发展为双调。单调,双调各有不同诸格体。”李煜此词为单调,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其余各句皆押韵,均用平声韵。

  ②浪花有意千里雪:江边,作者看到洪波涌乱,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绵延相继,首尾无尽,恰似重雪翻滚,大浪有意澎湃如此。

  ③桃李无言一队春:浪花如千堆雪,滚滚不休,可是岸上的桃李,一排排地悠然而开,芳菲满枝散发着春意盎然的宜人气息。

  ④一壶酒,一竿纶:张志和《渔歌子》有“醉宿渔舟不觉寒”句。喻桃花流水,长江白浪,乐在风波之间,则仙人之无忧亦不过如此。

  ⑤世上如侬有几人,但有一壶一竿,而褐裘长钓,则其乐无穷,远胜“归去来辞”矣。

  【释义】:烦恼世界,宫廷为最。骈齿重瞳,亦遭人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浊世恶苦第三十五》谓“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李煜虽生于帝王之家,锦衣玉食。然亦处祸兮福倚之中,佛语所谓“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则非此而何!自古以来垂钓者多贤,今既无意磻溪之太公,又何效富春之子陵,皆未若烟波钓徒耳。

  观李煜此词,搜寻潜意,素来宦吏慕钓者,皆追步姜太公,严子陵之踪。而李煜此词只字未提,正可耐人寻味。究姜太公吕望,虽垂钓渭滨,却意在文王;严子陵纵深避春江,亦曾足踩御床,似此故晦莫入深,何敢提及?而张志和吟渔歌之秀者,今爱慕而纵棹乘流于桃花流水之间,岂谁复忌乎!李煜如此可谓善韬者矣。

  【诗话】: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周振甫谓:“词里所反映的生活,同他为了避太子弘冀的猜忌,自号钟山隐士的精神一致。它不是反映渔民的生活,象唐张志和的《渔父》词那样,是反映高级隐士的思想。但它的风格清丽已经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

  ②《古代诗词曲名句选》谓:“写渔父的生活环境,船边浪花翻滚如白雪,一望千里,岸上桃花李花在春天里默默的争相开放。但这样的美景,真正的渔父是顾不得受用的。”

    ③附唐·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之一,以备参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