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南唐后主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资料图)】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余煖在檀槽。
【说明】:昭惠后周娥皇。十九岁被选入宫,才貌绝伦。且通书史,善歌舞,识韵律,尤工琵琶。故李煜父元宗喜而留伴。并将自己宝惜之器烧槽琵琶赐与娥皇。元宗仪表丰美,实鲜有类者,曾有人赞羡曰“东朝官家(指元宗),南岳真君不如也”。娥皇实心爱元宗。故元宗赐娥皇烧槽琵琶,实有印心以谢知音意。而周娥皇始终带此琵琶不离身。故周娥皇演《霓裳羽衣》时,总是用此琵琶弹奏。内心所致,实在不言之中。李煜非不解,又题诗于其背。并把“与后所爱金屑檀琵琶同葬。”
【简注】:①琵琶:拔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谓:“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秦时始见,唐宋大成,近代通行。善奏半音哀惋之曲。唐·白居易《琵琶行》“犹抱琵琶半遮面”、“江州司马青衫湿”者即是。李煜此“书琵琶北”之琵琶,乃周娥皇初入宫中时,煜父南唐元宗李璟留伴时喜而所赐之烧槽琵琶。传此琵琶即东汉末蔡邕所造,其女蔡琰制《胡笳十八拍》奏鸣于世。后辗转竟落于南唐元宗之手而宝惜。元宗李璟遇周娥皇却不惜而赐,可见缘深非同寻常。
②侁自肩如削:侁:众多。如削,纤丽貌。意谓娥皇纤丽拔粹而出众,诸多佳丽中无有可比肩者。
③难胜数缕绦:难胜,即难禁。缕绦:用细丝织成的带状物。这句是说,肩前如笋之纤,细丝织成的带子比之亦相形见拙。
④天香留凤尾,余火爰 在檀槽:凤尾、檀槽皆琵琶名。天香、余煖皆所感周后深含可心人之气息。这二句是说目睹可心人所喜之物是那样的亲切。
【释义】:赞美可心人,未若见赞美可心人之琵琶。香留凤尾,火爰 在烧槽。爱屋及乌,娥皇所用,皆卿卿可亲。或许已是人面桃花,或许又是桐发旧枝。未闻琵琶语,似寓沦落心。
唐·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咏:“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李煜或许所感略同。然为情所困,实非丈夫。故于彼相中,实无可得。想觉而不迷,实亦难矣。为帝王者,玩小物而发大慨叹,金口轻出“留、余”诸言,实非吉语。岂预言檀槽必随殉葬之谶乎?所谓君无戏言也。若无定慧力,难破烦恼城;但有出离心,可坏诸欲堑。非凡俦者所能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