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追寻消逝的师道尊严
追寻消逝的师道尊严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10 16:11: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在传统中国社会,推崇“天地君亲师”,“君”与“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见到老师,要执弟子礼,师生关系乃人伦中的大项,终生不变。

【图语:维护师道尊严(资料图)】

  在传统中国社会,推崇“天地君亲师”,“君”与“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见到老师,要执弟子礼,师生关系乃人伦中的大项,终生不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生间的关系,是以“道义”来衡量的。孔子为扬其道,周游列国,众弟子侍其左右,有的学生甚至追随他一生,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谋的正是师之道,师之德,师之魂。

  20世纪,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各种运动纷至沓来,交织在苦难的神州大地,这些名师与高徒在动荡的时代,选择各自的人生道路。

  “子在川上曰”这一辑,选择北大、清华的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之父,他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成为北大的治校方针,开创中国教育新气象。蔡元培缔造了北大的辉煌,奠定了民国的学术范式。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推行教授治校,清华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成为民国高等教育的标杆。叶企孙是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发现并培养了大批物理学大师,他终身未娶,视学生如亲人,这样一位科学家,在“文革”中身陷囹圄,被凶险叵测的恶浪淹没。从他们的精神资源中,或许可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行到水穷处”这一辑,是陈寅恪和他的弟子们,触及一段沉重的历史。“行到水穷处”是陈寅恪和以周一良为代表的弟子所面临的历史困境。遗世而独立的陈寅恪,自然没有坐看云起的闲适,1949年之后,在政治运动频起之时,他冷眼旁观,且做神州袖手人,不为时事和流风所移易。陈寅恪坚守气节,用生命来扞卫一代学人的尊严。

  “出入风波里”这一辑,关注学者在政治和学术之间的艰难选择,探讨学者从政的悲剧。在历史分岔的道路上,胡适与吴晗,李济与尹达,分道扬镳。在历史的激流中,当学术成为政治的工具,学者的独立性也就如一叶扁舟,难以找到可以停泊的彼岸。顾颉刚身处批判胡适运动的中心,他的浮沉,他的彷徨,内心的煎熬,精神的迷惑,思想的反复,可见与老师决裂的艰难。

  “曲终人不见”这一辑,探讨被动卷入政治运动中的学者和文人,从师生关系的变化来观察社会变迁。1949年之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成为时代潮流,一波接一波,无人能置之度外。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之后,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批判丁玲、陈企霞,批判冯雪峰,批判胡适,批判胡风,一次次政治运动,在知识分子的心中留下阴影和创伤。

  几代知识分子的悲剧,难道是历史的宿命,不可避免?当文艺、学术沦为政治支配的工具,成为思想改造的工具,学者的尊严何处寻?真正能继承大师的又有谁?

  历史激流中的大师,是文化的传承者,是现代文明理念的播种者,是社会转型的开创风气者,是混乱年代的抗争者,他们的存在,所代表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那些消逝了的人物,其精神和风骨,并未消弭。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不仅仅是宏大的革命叙事,也不仅仅是朝代的更迭和兴衰,大师的足迹留下来,是我们回望历史,反思历史的参照。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