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莫以爱的名义助长孩子的叛逆
莫以爱的名义助长孩子的叛逆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24 13:47: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校园是教化人心的圣地,是孕育人才的摇篮。任何人出入校园都应心存敬畏,心存感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祖国科技文化鼓与呼的传道士。

【图语:老师频繁遭遇暴力侵害(资料图)】

  11月14日上午,在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两男三女闯入三年级四班教室,不容分说,殴打班主任郭鑫及学生家长李冬梅。据郭鑫事后回忆,其中一个人曾说:“以后谁也不许动我家少爷。”郭鑫这才意识到,打人者就是学生小齐的家长。

  校园是教化人心的圣地,是孕育人才的摇篮。任何人出入校园都应心存敬畏,心存感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祖国科技文化鼓与呼的传道士。尊师重教是个永不过时的话题,捍卫师道尊严更是一个不可忽视举措。在人类文明的灯塔里,教育一直都是助推和传承文明的原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尊重教师的人身尊严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底线。可14日郭鑫老师被打事件却折射出这一底线的崩溃。笔者无意对此事件上纲上线,但是看着一名人民教师,在神圣的校园里,在光荣的讲台上,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被一群施暴者拳打脚底,不能不说是现代文明的一大悲哀。郭老师被打得越狼狈、越难堪,师道就被践踏得越无措、越凋零。

  道德底线是人类文明水准的参照系。在这一参照系面前,人类的原始的、朴素的道德观得到认可和发扬。比如儿子不能用暴力虐待父母,学生不能施暴自己的老师。这里的不能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的倡导,而是天生的出于人本性的一种道德本能。要是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违背这种伦理将会遭致道德之火的煎熬,人们会视之为“异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因为宽容而淡化。当人们对这些违背伦理的事件严厉批评时,反对者会认为是小题大做,认为坏的只是一部分,不能以点概面,夸大反面事件的负面效果。笔者认为,只要是失德行为就应批判,因为只有批判,旧的陋习才会改观,新的价值判断才会建立。

    家长帮儿子打老师,而且是追到校园打,行为让人触目惊心,思维方式让人痛心不已。不经意的一句“以后谁也不许动我家少爷。”折射的是“少爷”至上、儿子至上的“育儿心经”,将儿子的“面子”置于教师尊严之上,完全无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表面上是因爱子心切,实际上是用爱子的思维害儿子,让儿子的个人意志无限膨胀,予取予求,这样的爱是有毒的,而这种有毒的爱会在孩子的心里根植过多的恶。因此笔者想说的是:爱孩子就应在孩子的心里多装点爱,多盛点别人的好。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