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曾维奋老师】
6月16日上午,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儒林小学五年级简陋的教室,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正在进行。
“今天我们上第28课《彩色的非洲》,作者说那里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去那里看一下?”
“想!”
“那我们从课文里开始一段免费的非洲之旅。”
讲台上,曾维奋用力撑着双拐,身体笔直,双手拿着课本带领学生们大声朗读。虽然这才开始上今天上的第二节课,但汗水已湿透了他的整个衣背,豆大的汗珠不断顺着额头滑下来。
就这样靠着双拐教学,曾维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快乐地坚守三尺讲台14年,用双拐为乡间的孩子们撑起了未来和希望。
“为了能走上讲台,我必须活下去,要重新站起来”
当老师,是曾维奋儿时的梦想。他怀揣着这个美丽的梦想长大,17岁那年以全县前十名的成绩考取了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期待站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地给孩子们讲解,回应他们写满天真和渴望的眼神,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将所有的知识和爱传递给每个学生。”曾维奋说。
1995年,曾维奋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县重点中学——澄迈中学工作。眼看着只有一个月就要踏上工作岗位了,一场意外,把他当老师的梦想击得粉碎。
一次在同学家,曾维奋一脚踩空,从楼顶的天井摔下,导致腰椎骨断裂,下半身瘫痪。
“当得知瘫痪后,感觉天都塌了,心想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当时不吃不喝,只想着等待死亡来临。”曾维奋当时甚至提笔写下了遗书。
这时,母亲和同学的一句话将他从绝望的深渊中唤醒:“你不是一直想着要当老师吗?人走了去教谁?”
“是啊,我真的就这么一死了之,放弃我的梦想了吗?”曾维奋猛然回过神来,满脑子想象着自己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
“为了能走上讲台,我必须活下去,要重新站起来”曾维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
由于家庭困难,无法去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曾维奋出院后只能在家自己学习按摩,锻炼体力。他用手抓住窗户,膝盖顶着墙强行将自己拉起来,练习站立 和下蹲。跌倒、爬起、再次跌倒,再次爬起,锻炼一段时间,曾维奋觉得麻木的双脚开始有力量了。于是他开始扶着椅背练习行走,到最后拄起双拐走路。在这期 间,他一直坚持看师范、教育类的专业书籍,为今后走上讲台做准备。
“听到学生们叫‘老师’,就像听到孩子叫‘爸爸’一样”
1998年,能拄着拐杖平地行走后,曾维奋就向时任澄迈永发学区主任曾祥利写了一封信,提出了工作申请。“只要能让我当老师,哪怕是到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学校都行。”曾维奋表示。
可学校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拒绝了他的请求,让他安心在家休养。遭拒绝的曾维奋并不气馁,连续每年提出申请。“我不想成为国家的负担,我想用劳动挣钱养活自己,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他坚持和顽强打动了学区领导,2001年,曾维奋被分配到南洋教学点,教学前班和一年级,因自己行动不便,担心迟到,在开学前两天曾维奋就卷着铺盖搭乘三轮车早早来到了南洋教学点。
教学点是仅有一间破旧瓦房的学校,紧紧挨着村民的房子。在村长的带领下,孩子和家长纷纷围了过来。“老师,我们这里条件差了点,可是孩子们都是很乖的。”“老师,你上课要不要我们给你搬张板凳!”
曾维奋眼睛湿润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让他有了足够的信心。可当他看到教室门口那足有20厘米高的三级台阶时,心里就发怵了。因为在这之前他从未拄着双拐上过台阶。
为了能给家长们留个好印象,让大家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工作,要强的曾维奋一直在学校前的大树下坐到傍晚。“因为我不想让村民看到我上台阶时摔倒,就等村民都回家了,我才去试着上台阶。”曾维奋拄着双拐,摇摇晃晃反复好几次,才登上台阶。
辛苦了一天,躺在学校宿舍的床上,曾维奋却失眠了。想着明天就要走上讲台圆梦,他兴奋得一点睡意都没有,同时又担心学生们会不会笑话他以及怎样把第一堂课上好。于是他一个晚上起来无数次整理教案。
2001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当一年级二十多个学生齐刷刷地起立叫“老师好”的时候,曾维奋激动得眼泪都掉了出来。“听到那稚嫩而洪亮的声音,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感觉就像听到孩子叫爸爸一样。”曾维奋说。
第一节课,对曾维奋来说是这辈子最长的40分钟。“几经波折,时隔6年,我终于站在了魂牵梦萦的讲台,这40分钟感觉比我一生还长,还要珍贵!”
因为都是低年级的学生,曾维奋既当老师又当父亲,每次上课前都要观察孩子们有没有生病。“我要放下一个拐杖,弯下腰,用膝盖顶着桌子,手把手地 教孩子们写字,非常吃力。学前班的孩子有时拉肚子,把屎和尿拉在裤子里了,我要带着他们去清洗,换裤子。”有一次曾维奋发现有个孩子小脸通红,去宿舍拿出 体温表一量,发烧40度。曾维奋赶紧叫上村民一起送孩子到医院看病。
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一听到学生们称呼自己“曾老师”时,曾维奋就觉得甜甜的,再累也值了。
“如果有一天能恢复健康,我要把书教得更好”
曾维奋的付出让他得到了南洋村民的认可,大家自觉地在生活上帮助他。简陋的学校没有厕所,村民们集资给曾维奋盖了一间厕所,赶集不方便,村民们赶集回来给老师捎一把青菜,送一小袋大米。
南洋教学点只有曾维奋和另一名老教师。因为年轻,曾维奋承担了很多教学工作。虽然之前在家练习过长时间拄拐站立,但一天课上下来,曾维奋还是经常累得散了架。
曾维奋的妻子梁兰花说:“维奋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一节课40分钟,在讲台上就要拄拐站立240分钟。期间,还要时常走下讲台辅导检查学生作业,在讲台上一次又一次单手拄拐转身板书。回到家里常常浑身酸痛得睡不着,这时半夜我都要起来给他按摩和热敷。”
采访中,记者发现讲台旁就放着一把椅子。“行动不方便,你为何不坐着讲?”“坐着讲课不生动,对孩子也不负责任。”面对记者的疑惑,曾维奋说。
其实,曾维奋的坚强也感染了学生,上课时,再顽皮的学生都变得乖巧认真。儒林小学校长曾德聪说:“他带的班学生成绩都很好,前段时间中心学校举办学生兴趣比赛,曾老师一个班就拿了三个名次,这是我们学校以前拿的名次总和。”
采访结束,曾维奋望着校园里奔跑的孩子说:“如果有一天能恢复健康,我要把书教得更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奔跑。”